一机集团助农民工走出“三低”怪圈 |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11 (阅读次数:
)
|
|
内蒙古一机集团工会依据职工构成的不同,实施灵活的“差异化”维护举措,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共性与特点确定维护的定位,提出重点维护其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力助农民工走出“低技能—低岗位—低工资”的“三低”怪圈,彻底斩断其贫困之根。 据了解,一机集团现有农民工1000余人,其中80%以上是小学文化或文盲,无技能,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脏、乱、险、差工种,且大多数是35岁以上,家有妻儿老小,生活异常窘迫。这些状况,让集团工会感到了自身的压力。 维护农民工的生存权和健康权,成为集团工会落实维护职能的当务之急。近年来,一机集团一方面逐年提高农民工收入,一方面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和增加劳保防护用品的发放。目前,一机集团农民工的月均收入都在1000元左右,最多的可达3000元,并且都是按时足额发放,从未发生过一起因拖欠或克扣工资而引发的劳动纠纷。 维护农民工的发展权,成为集团工会以职工为本、实施科学维权的最终目的。一机集团工会主席王德荣认为,送钱不如送岗位,送岗位不如送技能。要从源头上彻底斩断贫困之根,就必须从培训农民工提高其技能上入手,让农民工跟上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该集团第十分公司工会从去年开始对300多名农民工进行多渠道的理论及实际操作的技能培训,组织他们与正式职工“同台竞技”。在去年下半年举行的技术比赛中,参赛的69名农民工有25人获奖,获第一名的农民工李秀堂还拿到了3000元的奖金。他兴奋地说:“这么多奖金,是我娃上小学5年的学费啊!” 随着一机集团工会给农民工带来的实惠越来越多,农民工对工会组织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目前,一机集团已有70%的农民工自愿加入了工会组织。 (YX)
|
上一篇:“焊接手术”巧解难题 下一篇:劳动竞赛迎“五一”(附图)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