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铁隧道集团(时称铁道部隧道工程局)成功组建,我国有了从事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的专业队伍。30年后,我国已成为隧道大国,隧道施工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依靠自主创新,30年来中铁隧道集团获得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造了我国隧道施工的三次跨越,正引领我国隧道施工进入穿江越洋时代……
“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始终引领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方式,铸造出大瑶山隧道、秦岭隧道等一批著名隧道工程,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神,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在穿山越洋中展示中国人的风采。”中铁隧道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郭大焕说。
传承“开路先锋”精神,推动隧道科技创新,在国内外树立起一座座著名工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隧道施工水平还停留在风枪打眼、木支撑、小型机械操作的传统方法,落后国际水平30年。
为了建成当时全国最长的大瑶山铁路双线隧道,中铁隧道集团在国内率先引进“新奥法”原理,引进凿岩四壁液压台车,经过反复科研攻关和创新,实现了开挖、运输、支护、衬砌四条大型机械化作业线,提前两年半建成了大瑶山隧道,打破了“中国人不可能独自建成特长隧道”的预言,树起了我国隧道施工的第三座里程碑,“大瑶山长大铁路隧道修建新技术”荣获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铁隧道集团也由此被称为“开路先锋”。
城市地铁施工原来采用“开膛破肚”的明挖法,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铁隧道集团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开启了城市地铁暗挖时代。他们设计并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了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用洞桩墙暗挖逆作法建成了北京地铁天安门西站,用盖挖逆作法建成了天安门东站,形成了被评为国家一级工法的浅埋暗挖系列工法。这一工法随后广泛运用于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施工,成为城市地铁施工的通用工艺。
上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先进的隧道掘进机技术,大大提升了隧道施工技术和水平。为了赶上国际先进科技,中铁隧道集团在国内率先引进了隧道掘进机(盾构机),成功用于西康铁路秦岭隧道施工中,经过吸收、消化和创新,实现了隧道施工的工厂化作业,树起了中国隧道施工的第四座里程碑。秦岭隧道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大奖,秦岭特长隧道修建技术荣获国家科技奖一等奖。随后,他们创造出硬岩隧道掘进机在软弱围岩条件下掘进的国内先例,大大提升了施工工艺水平。
进入新世纪,城市地铁掀起了建设高潮。中铁隧道集团率先引进世界先进的盾构机,成功建成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至三元里区间,随后参与到广州地铁从三号到六号线的控制标段。复杂环境和软弱不均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技术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由于盾构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国吹响了向大江大河和海洋地下空间进军的号角,我国隧道施工开始进入穿江越洋时代。中铁隧道集团曾三次穿越长江,五次穿越珠江,日前,他们已经贯通了“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攻克了带压进仓作业等一系列穿江技术难题,大大提升了盾构施工水平。
生产出了国内第一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实现了我国隧道施工装备的重大飞跃,打破了“洋盾构”一统天下的局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铁隧道集团总经理张继奎介绍,中铁隧道集团不但重视国际先进隧道施工设备的引进、吸收与运用,而且致力于这些设备的国产化,增强自身雄厚的装备实力。日前,中铁隧道集团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实现了我国隧道施工装备的重大飞跃,打破了“洋盾构”一统天下的局面。
盾构机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安全性,降低了成本,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专家指出,2010—2015年间,中国规划建设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达1700公里,5000多亿元投资将聚集在这一领域。盾构机施工和制造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由于盾构制造工艺复杂,为少数国家所垄断且价格高昂。
要想真正赢得主动权,必须要研发出自己的盾构机。20多年前,中铁隧道集团就已敏锐捕捉到生产商机,提前进行了技术储备。1988年,他们在北京地铁施工中自主研制出插刀盾构并获国家专利,1995年从德国引进隧道掘进机(盾构机),在秦岭隧道施工中不断消化吸收,担负起铁道部主持的盾构机研制课题。
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局面,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科技部于2001年将土压平衡盾构关键技术研制列入“863”计划自动化领域机器人技术主题,拉开了我国盾构产业化的序幕。
2002年,中铁隧道集团成功入围国家“863”计划,承担起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的重任,同年8月投入巨资在河南新乡建立起盾构产业化基地。
经过不懈的科技攻关,2005年3月,他们自主研制出刀盘刀具在上海地铁二号线软弱地质成功进行了工业性试验。2006年,他们研制出适合北京地铁沙砾岩层的刀盘刀具,创造了平均月进尺382米的纪录,在研制适合不同地层的刀盘刀具方面取得成功。
2006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盾构研制列入16项重大技术装备之一,加大了扶持力度。中铁隧道集团研发人员很快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在盾构最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2007年,他们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控制系统模拟检测试验平台并投入使用。这也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控制点数最多,同时也是功能最齐全的泥水盾构试验台。
据悉,上述成果均已通过科技部课题组专家的鉴定,“盾构调节开口率的装置”等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新型专利已受理、公示或授权,为盾构机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其参与编制的《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446—2008)已成为国家标准。
坚持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自主创新频结硕果
近期,中铁隧道集团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狮子洋项目部连续荣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和“全国模范职工小家”三个全国性荣誉称号,这是该集团党组织开展“两优一先争红旗”活动、党员“五先五最”等主题实践活动结出的硕果。
30年来,中铁隧道集团始终做到施工战线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立到哪里,活动就开展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并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共同推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格局。
他们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集团各级党委结合实际开展了“两优一先争红旗”活动、党员“五先五最”主题实践活动和以“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党员先锋”为主要内容的创建“红旗项目部”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在企业经营、生产、改革、管理的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成为企业中刻苦学习的模范、完成任务的骨干、安全质量的标兵、技术创新的能手。
在穿山越洋的过程中,中铁隧道集团培育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从“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科学施工、争创一流”的大瑶山精神,到“江河奔涌,心灵不惊;海洋浩瀚,思想更远”的穿江越洋精神,再到“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企业精神,“中隧人”锻造了一批精神产品,实现了“隧穿山河,道通天下”的梦想,大大加快了企业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