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金融服务业已经历史性地完成了金融电子化建设时期的总体任务,在今后10到15年,将逐步进入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知识化建设阶段,全面实现金融服务业的现代化。金融科技发展必须为这样的战略取向服务。最新国内·国际金融焦点和专家分析请查阅中国金融网《行长经理内参》 信息化战略查阅最全面的金融信息和最有价值的金融资源请登陆中国金融资源总库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金融信息化带动金融现代化。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金融服务业已完成电子化建设时期的总体任务,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和基础平台,全面实现了业务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子化服务体系,为下一阶段金融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10到15年,我国金融服务业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强整体规划和基础设施改造,建立健全金融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和机构重组步伐,促进经营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加强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流程的改造和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促进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逐步实现向金融知识化建设阶段的过渡。信息化的基础是标准化。我国金融服务业应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加强信息标准化开发和应用的总体规划,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国际先进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力度,围绕银行结构调整,加速重要标准的制订与修订,完善和规范我国金融标准化体系,从而加速网络互联互通、业务规范化、技术标准化、金融创新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创新战略
金融创新是金融服务业保持活力和提供全面、快捷、高效服务的基础。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时代金融创新的首要成因。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业普遍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产品单一,服务范围狭窄,尚未形成以金融创新为支撑的金融服务体 系。未来15-20年,我国金融服务业应大力加强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要通过国际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创新经验和研究成果,开展金融工程和金融创新理论研究;同时,以金融工程基本理论与核心技术为基础,设计、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工具及金融产品,提高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创新与竞争能力。
安全战略
在现阶段到未来15-20年,还应建立和完善金融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加强信息安全基础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增强金融信息系统风险控制和综合防护能力,防范金融信息犯罪。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预警、应急处理和恢复能力,确保金融业务安全稳定运行。
发展措施
一要改造金融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开放、强健、安全、可扩展和高效能的金融基础设施平台,能够支撑混业经营、联合监管、跨国经营环境下的实时、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动态监管,可以实现本系统、跨系统、跨行业的系统互连、互通和互操作,实现金融业务直通式综合处理。主要包括:建设金融网间互连平台,方便金融机构间数据交换,系统互连和业务互操作;研制符合我国金融特点的公共应用软件,并使之产品化,以提高应用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二要建立健全金融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这主要包括:完善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组织体系,规范金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跨行业协调机制;加强金融信息安全制度、标准与规范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审查与监控系统;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通报机制,有效防范金融信息犯罪;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开展灾难备份建设工作;加强密码技术应用,建立金融网络信任体系。 三是建设并不断完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使客户随时、随处可以得到安全、高效、方便、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包括:制订大型实时金融服务系统开发建设标准,提高金融大型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过程管理、质量控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软件的产品化程度,确保大型系统建设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研究网络金融的发展模式、系统框架、运行机制、安全策略,大力发展网络金融;在对现有业务系统、服务渠道、技术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完成业务流程再造和机构的重组,建立、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不断为客户提供新型的服务和产品;优化并建立证券行业先进的信息化体系,建立新一代证券期货交易系统、登记结算系统;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跨国交易系统,发展网上交易、集中交易等服务创新技术;建立满足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信息系统,以满足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对市场快速反映和客户优质服务的需要。 四是实现管理决策信息化、科学化。主要包括:对分别运行、信息独立存在的现行系统进行整合,统一管理信息资源,以此为基础进行金融管理决策信息化、科学化建设;研究、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此来改善金融企业和客户的关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系统,监测、度量、化解金融风险;研究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研制相应适合我国金融业的工具软件。 五是建立、完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系统,实现对金融系统的动态、智能化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合法经营,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安全、稳健、高效运行。包括制订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和金融系统的监管指标体系;基于科学监管理论开展监管模型与方法的研究,建立银行、证券、保险以及金融系统动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不断建设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系统的监管信息系统,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跨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为联合实施金融监管打下基础;建立反洗钱系统,研究可疑交易的评估模型,实时监测可疑的资金交易与支付行为,提高我国反洗钱监控能力与水平,为打击走私、贩毒、经济犯罪和国际恐怖组织活动提供有力的工具。 六是建立国家金融宏观调控信息系统。建立国家金融宏观调控信息系统,研究各种分析方法和模型,对宏观经济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分析,帮助决策者快速、准确地了解经济运行形势,对未来趋势做出正确判断,科学地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保障经济快速、平稳发展。这主要包括:研究建立结构严谨、理论基础扎实的计量经济模型框架体系;建立金融宏观调控指标体系;宏观经济调控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开发;基于预测模型和指标体系建立金融宏观调控信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