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静
在火炬计划实施20年的后3年时间里,石家庄高新区依靠自主创新拉动经济增长,成功实现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经济发展更是出现了“三年三大步”的可喜变化。
拥有5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石家庄高新区,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仅有103.8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就已达到122亿元,预计全年收入可达232亿元,是2004年的2.2倍。今年上半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20.5亿元,预计全年完成40亿元,是2004年的2.96倍,翻了近三番。
“有形”于“无形”
和其他国家高新区类似,石家庄高新区最初凭借政策优势形成的成本洼地发展起来,并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吸引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优势区域。
随着土地政策从紧、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出台、两税合一等措施的施行,国家政策渐从“特惠”走向“普惠”,以消耗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有形”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在“二次创业”中为国家高新区增加更多砝码。
怎样充分挖掘石家庄高新区“二次创业”中的“无形”资源并使之形成石家庄高新区的独特优势呢?
2005年,石家庄高新区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决定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注重招商引资向更加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转变。
下面的例子更说明了石家庄高新区打造“无形”优势的决心:曾经有家跨国公司想在石家庄高新区投资近亿元的零部件生产项目,其产业效益极其可观,但因科技含量、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3个指标被“卡”在了门外。
而“无形”优势显然更具竞争力。
石家庄义德隆机电设备制造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煤矿产品的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其汽动锚杆钻机、探水探瓦斯钻机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准用矿井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在谈及为何要进入石家庄高新区时,义德隆总经理崔红春表示:“能够进入石家庄高新区建厂就在一定程度上先为产品贴上了高新技术的标签。”此言表明,石家庄高新区在吸引企业方面拥有诸多“无形”优势。
由量到质的飞跃
一个家电制造企业当年进入石家庄高新区时,每年贡献1.5亿元的税收,但由于创新乏力,现在每年贡献税收仅几百万元;而以岭药业当年只是靠园区资助的10万元起家,如果仅凭固定资产投资,可能连门槛都进不来,可是凭借其巨大的创新能力,现在已是年创税收1亿多元,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实力雄厚大企业。
从注重投资数量到更加注重投资质量,成为石家庄高新区在招商引资上的重大转变。
“我们不能仅仅靠‘钢筋水泥’的拉动,不能仅仅靠固定资产投资,还要注重无形资产的投资,知识产权、品牌和科研队伍都是投资。”石家庄高新区工委书记李景林多次强调此观点。
针对已经入区的企业,石家庄高新区从更广泛程度上为企业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培育自主创新主体,服务企业。园区先后出台16条激励创新政策,每年更有5%的财政预算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此举在医药产业效果最为突出,维生药业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由产品到产业链的跨越,该公司去年产值超过10亿元,利润实现1.96亿元,同期增长10多倍。
另一方面,石家庄高新区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也从单纯提供资金向培养内生增长意识转变。
河北先河科技公司办公室主任刘国云表示,当石家庄高新区管委会了解到先河科技准备上市的打算时,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上市政策讲解服务,并邀请专家为企业进行风险分析等,“这完全超越了单纯‘工作’的意义层面,企业觉得和石家庄高新区是一家人。”刘国云说。
她表示:“企业希望得到的不只是资金的扶持,更希望高新区能形成自主创新的氛围,激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并最终成为自主创新的受益者。”
同时,石家庄高新区正在成为高科技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创新的乐园。目前,园区千人拥有理工类本科学历以上人员为178.5人,创新人员比2004年增长73.9%;万元销售收入中R&D经费支出额为271.8元,比2004年增长79.5%;千人拥有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3311.56万元,比2004年增长68.7%,分别超过2006年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
可喜的是,科技创新与人才的集聚正逐渐改变着石家庄高新区的经济运行质态。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石家庄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较2004年增长122.6%,其中科技型企业增长274.9%,占园区总量比重提高29.5%。
“石家庄高新区不是加工厂,它应该是总部经济、研发基地和人才高地,是自主创新乐园。”李景林表示。
创新就是未来
与2004年上任时相比,以李景林为首的领导班子略感欣慰。3年回眸,石家庄高新区已不可同日而语:
以生物与现代医药为龙头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等产业领域集聚态势已经形成。这六大产业的产值占据了园区工业总产值的84.11%,收入占据了园区总收入的72.59%,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支撑园区经济的发展。
以创新为源动力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也使石家庄高新区的经济更具竞争力。
2008年,在全国对外贸易出现低迷时期,石家庄高新区出口企业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克服了利率上调、原材料涨价、汇率波动等不利因素,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园区出口额达到1.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4%。
石家庄高新区重点出口创汇企业博深工具主要面向美国、欧盟等地区出口,今年1-6月实现出口额1236万美元,其出口量占中国出口美国同类产品的1/4;维生药业今年上半年出口8322万美元,接近去年全年的出口额,预计今年全年出口额可达1.5亿美元。
目前,石家庄高新区正加快研究出台扶优扶强政策,使高新技术产业在园区各产业中形成集聚优势,促进一批小巨人企业迅速壮大;鼓励企业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促进企业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聚集;提高项目进区标准,注重项目质量和效益;关注区内新兴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研究出台《石家庄高新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方案》、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政策环境;整合科技资源,加大知识、技术无形资产投入等措施和政策的实施,将成为石家庄高新区在下一个3年中提升经济能力的有力举措。
正如李景林所言,没有创新就没有石家庄高新区,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在新的发展思路下,以不断赋予高新区新的生命力为主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一鼓作气,向纵深推进——石家庄高新区正在打造全国一流创新园区的征程上信心百倍,阔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