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地方创争活动>江西>文章内容
学习力—推动江西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助力器
来源: 作者: 江西省气象局 发布时间:2008-07-07 (阅读次数:

      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人,现代竞争力的本质是学习力。要实现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始终把握和充分发挥这个第一要素和本质竞争力。近年来,江西省气象部门在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了江西气象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 树立全员学习理念,努力构筑学习成才的宽广平台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局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创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加速气象事业发展的必有之路。为此,我局大力倡导立足岗位学习成才、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创建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以广大干部职工、科技人员为主要对象,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形成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的机制,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保障活动经费,明确目标,确保成效。
     ——学理论,提高政治素养。通过党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题教育、听党课、报告会、参观展览、观看电教片、参观党校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一是在各级领导干部中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提高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二是积极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深入开展党员学习活动,加强党性锻炼;三是在干部职工中广泛看站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制教育,筑牢思想道德基础。
       学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今年3-4月我局举办了二期全省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培训班,省局党组书记、局长常国刚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还开展了气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省府办92号文件、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工作”等专题辅导。通过学习,使大家对十七大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政治更加坚定,认识更加清醒,责任更加明确,作风更加扎实。同时,还深刻认识到加强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气象工作的新要求。
     ——学技术,提高业务能力。为适应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局以远程教育、学术交流、学者授课、专家研讨、岗位轮训等多种形式,按岗位、分类别的组织各个专业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一是公务员、管理人员参加每周二小时使用能力和管理知识培训。近年来还扩大了培训范围,依托可视会商系统,首次开展了远程同步培训,将各设区气象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培训范围。
    二是抓住中国气象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契机,组织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及业务体制改革的远程培训和考试工作。2008年,已组织完成“数值预报产品试用技术基础知识远程培训“、新一代天气雷达机务保障远程培训”等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举办的远程教育培训7个,网上注册报名的参培人员共1016名。
    三是大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仅2007年就举办了32期各类培训班,全省气象部门共有1800余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除每月2次的学术交流等活动外,我局还举办了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高端论坛,由李泽椿、黄荣辉、丑纪范三位院士作学术报告;还邀请了意大利都灵大学教授Claudio Cassardo 作学术报告;举办了首届气象行业学术交流会;两位专家参加第五届亚太地区遥感国际学术交流会;13位代表参加了地球系统环境科学联盟组织的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每年一度的全省气象部门高级工程师学术交流会也是专业人员深入学习的最佳课堂。省局加大了对高级工程师的业务技术考核力度,加强了气象行业间的学术交流,首次将部门高工学术交流会扩展为气象行业学术交流会,内容涉及天气气候、应用气象、大气探测和大气物理化学、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气象等学科,2007年共收到科技论文95篇,其中12篇论文荣获优秀论文奖。参与者多受众面广的形式,针对性强学以致用的效果,推动了浓厚学术氛围的形成,带动了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结合本质工作学技术、钻业务。
     ——学知识,提高素质层次。面对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新这是,在职干部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同时还通过学历教育,提高文化素养,改善知识结构,以2007年为例,提升学历方面:送培博士3人,攻读硕士以上人员10人,送培本科教育36人。技术职称方面:全省气象部门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比例比上年提高6.8%,达49%,副研级高工比例比上年提高1%,达5.9%。
      二、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营造有利于岗位成才的环境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岗位上成才,要求干部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部门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
     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学习条件。我局设有电教设备齐全的多媒体培训中心、多功能厅兼业余党校,另有2个功能完备的学术厅,分别由人事部门、业务部门和工会管理。办公大楼分区域建成了科普走廊,设有学术交流专栏、专刊和网上 交流专题,保障学习资料和经费,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营造鼓励学习、崇尚创新的工作学习环境。
     推进软件保障,健全规章制度。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局战略,推进学习型部门和研究型业务的发展,激励干部职工更加卓有成效地学习和创新,我局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和重要步骤: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江西省气象局在职教育管理规定》、《在职研究生学历(位)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各类科研、预报服务成果进行配套奖励,从制度上鼓励和保障职工学习成才。结合人才强局战略的实施,先后召开了女职工成才事迹报告会和青年职工成才事迹报告会,用身边的典型推动和激励大家在本职岗位上学知识,提素质,做贡献,取得良好的反响。每年新年伊始,省局都召开气象专家、青年科技人员新春座谈会,就如何做好我省气象科技创新工作,青年在工作岗位锻炼成长成才等进行座谈。积极培养、推荐和表彰气象人才。以优惠政策吸引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面向基层培养一线高级专门人才,为基层台站提供人才支持。
       扩大活动载体,搭建立业平台。为落实科技兴气象和人才强局战略,营造人才成长与发展的良好氛围,提升气象业务科技水平,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总体部署,2006和2007年,我局与江西省总工会、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开展了“首届全省气象部门地面预测”和“首届全省气象部门天气预报”技能竞赛活动,引进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省技术能手的激励机制,第一名由省总工会授予“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前三名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全省技术能手”称号,获奖者均进入了全省人才库,使竞赛活动和奖励层次都得到了提高,激发了广大职工刻苦学习业务技术的热情。此项工作得到了上级工会的充分肯定,2007年省总工会工作报告中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举办技能竞赛,为职工综合发展创造了公平公正、竞争发展的环境,推动了气象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拓宽推优范围,激励建功立业。活动开展以来,我局涌现出了一批气象专业的领军人物,这些业务骨干、工作标兵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奖励,被上级称为是树得起、立得住、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全省十大知识型职工标兵、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和优秀青年学者等立足岗位搞科研,为气象业务技术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气象部门抗冰雪先进个人、全国农林水利系统优秀女职工尹洁和江西省建功立业先进个人、全国气象部门抗冰雪先进个人、南昌市先进工作者许爱华靠知识实力、靠自身功底,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成为了江西省气象局第一批首席预报员,进入全国首批百名首席预报员行列。江西省青年学者、江西省百名优秀青年章毅之,被选为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004年参加工作的预报员金米娜刻苦学习,短短几年从一名副班预报员破格提升至主任预报员,爱岗敬业的她先后获得江西省气象台先进个人、江西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江西省气象预报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今年入选省直机关知识型职工标兵表彰对象。这些气象专业的领军人物带动了气象队伍的学习热潮,促进了干部职工的岗位成才,提升了团队的学习力。江西省气象局获得了全国农林水利系统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单位,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省气象台获得省直机关学习型组织标兵表彰对象,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才强局战略的深入实施。
    三、树立敢于创新理念,推动气象事业在新起点上有好又快地发展
     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学习力,提升了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做到了以学习提素质,以素质求作为,以作为促发展。
      气象科技创新迈出可喜步伐。加强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了科研业务有机结合。省气象局认真贯彻全国气象科技大会精神,制定了《江西省气象局关于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与省科技厅联合印发了实施《江西省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07)》。2007年,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2项,与多部门联合公关10多项,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11项已鉴定或验收的科研成果得到业务化应用。
     气象服务效益显著。针对我省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冬春季寒潮、雨雪、大雾天气多,春季强对流灾害重,汛期暴雨过程多,易出现洪涝,夏季多高温干旱灾害,全省气象工作者始终把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和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千方百计扩大气象信息的受众面,为减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赢得宝贵的时间,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各项工作,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赞扬。2007年,全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304多次,在森林灭火、水库蓄水、城市降温节能、农田抗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投入产出比1:48,直接经济效益12亿元,累计增加降水31亿立方米。4月14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亲临省气象局视察时指出:“多年来,气象工作为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的福祉安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今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预报及时、准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赢得了宝贵时间。”他殷切期望江西气象部门全力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这是对江西气象部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较为先进气象事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给正在全力备战汛期气象服务的全省气象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与激励。
多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力度加大。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岗山森林生态气候观测站,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开展生态、气候、气候变化研究。与南昌大学合作开展鄱阳湖生态和环境研究。开展军地气象服务。与亚洲备灾中心进行气候预测应用项目合作。邀请前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主席k.stiger作报告并进行合作。
       在加强部门内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同时,我局还进一步拓展创建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广泛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积极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今年5月5日,江西省委常委集体专题学习会灾南昌召开。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应邀出席,并作题为《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的专题报告,受到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等省委中心组的高度评价。
      4 月10日,由江西省委组织部和省减灾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期“全省领导干部减灾管理专题培训班”在南昌开办。培训班旨在通过学习与研究,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管理水平,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自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各设区市减灾办主任约40余人参加了培训。江西省政府应急办、省委党校以及省减灾委员会30多个成员单位应邀参加研究班开学典礼,省委党校领导表示今后要将综合减灾培训列入省委党校的教育内容。
此外,我局还在省科技馆开设了气象科普展厅,建设了科普自动气象站,开发了《气象大观园》科普软件,收到省科技馆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每年3.23世界气象日活动,全省气象部门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向青少年开放,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组织气象科技人员和青年志愿者深入农村、深入学校、深入社区广泛宣传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科学认知台风等气象科普资料,所到之处,深受欢迎,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 几点体会
    一是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终身学习的积极性,激励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大力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和人才强局战略,造就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做出贡献的积极性。
    二是坚持学用结合,把学与思、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引入工作,使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学用相长、融会贯通,把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推动改革与发展是工会组织的根本任务,作为气象部门的工会组织建设两个方面服务大局,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活动是工会贴近并服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特色作用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工会组织的作用不可替代,是大有作为的。
    今后我们要大力弘扬“管天为民,争创一流”的新时期气象人精神,进一步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坚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将创建成果转化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的动力,促进江西气象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 TL )


上一篇:江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召开机关职工大会   下一篇:南昌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帮助下岗失业人员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