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地方创争活动>山东>文章内容
莱钢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实践与认识(2)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2-13 (阅读次数:

4、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创建学习型企业成为莱钢管理、技术创新与进步的动力源。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几年来,技术创新成果丰厚,新的技术亮点不断展现出来,在莱钢老系统深度挖潜和新项目达产达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仅在循环经济方面,莱钢就形成了“十四大新技术亮点”

(四) 持续发展是目的

我们没有将创建工作定位在中心工作之外搞活动,而是从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创建的切入点;把它融入日常管理,作为推进管理创新,改善组织运行模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职工素质提升的一项长期工作,避免了创建与实际工作“两张皮”。

在实践中,将创建与企业日常工作、目标、愿景紧密结合,运用这个理论改进工作、提升指标、改善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在创新中寻找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在推进过程中,将企业的发展与创建紧密结合,创建的过程就是促进企业发展的过程。

 

四、创建学习型企业产生的效果

1、生产经营指标快速提升

2、吨钢消耗大幅下降

3、非钢产业快速发展

4、系统思考助推企业发展

思维创新推动了企业的管理进步,尤其是系统思考,使企业避免了寻求症状解的弊端,学到了根本解的技巧,学会找准系统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5、职工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大力塑造“莱钢人”的品格,使“莱钢人”成为成为一种精神和风貌的标志,以人的优秀品格塑造企业的品格。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融合。

大力倡导“大事业的追求,大舞台的胸怀,大团队的精神,大家庭的情怀”,让“莱钢是我家”成为职工共同的心声,营造干事、创业、兴建家园的人文环境,并将广大员工被充分激发出来的创造性激情,转化成自我超越的能量,使莱钢的劳动关系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和谐互动状态。

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深入人心;

增强了团队意识;

增强了自我超越、创新意识;

增强了敬业奉献精神;

提高了综合素质。

 

五、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几点体会

1、行政主要领导重视是关键

行政主要领导对学习型组织要有较深刻的理解;对创建工作要给予重视和支持;要对具体的创建经常给以提示和指导。

2、分管领导要充分发挥作用

分管领导要对学习型组织理论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要了解各层次的创建情况;要及时与主要领导沟通交流看法,提出建议和意见;要及时发现典型、帮助总结,经常给分工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创建以指导。

3、部门要有分工合作

企业管理部负责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

组织部负责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

工会负责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巾帼建功岗、学习型女工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创建;

团委负责学习型团组织的创建;

机关党委负责学习型部室创建;

各部门分工合作,定期组织交流、检查、指导;

基层各单位积极组织创建实践,形成比学赶超局面。

4、要使基层动起来、活起来

个性活跃、生动活泼,共性才能丰富多彩。

基层动起来才会为创建奠定基础;

基层动起来创建才有活力;

基层动起来才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基层动起来需要上级的指导、放权和推动。

要逐步形成自发、自动。

5、要持续改进、不断推进

不能把学习型组织当作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把创建当作一项临时性的活动。

长期坚持,持续改进才能使好的东西成为习惯,才能形成文化基因。

把简单的事重复做好,把平凡的事重复做好。

每年总结、改进、部署,持续前行。

6、与推行新的管理理论融合

与企业文化建设,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等管理办法相融合。

学习型组织创建不应排斥任何先进、科学的专业管理理论。学习就是要将一切有益于组织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转化为组织的能力。

7、创建要本土化

创建学习型企业一定要紧密结合自己的生动实践,结合职工的思想实际,要创出自己的特色。

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转变心灵与改善行动结合起来,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把握规律,提高能力。

创建不仅要注重取得的经济指标的进步,更要注重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升,注重人的精神面貌的改变和人的价值的实现。注重组织的不断提升。(ebs)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山东省总部署今年经济技术工作   下一篇:山东电力:让职工拥有健康向上的体魄心态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