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地方创争活动>山东>文章内容
威海市总工会在全国创造奇迹 前来"取经者"络绎不绝
来源:威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4-28 (阅读次数:

  去年以来,全国工会系统刮起一股“威海风”———威海市总工会首创的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品牌,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充分肯定下,迅速推向全国,前来“取经者”络绎不绝。

  凭借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市总工会在全国创造了一个奇迹。

  过去的5年,市总工会成绩斐然:培训百万 “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1767万元帮扶资金,开启困难职工创业之门;从源头参与,为数万名职工撑起维权“保护伞”;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品牌在全国叫响;在250多万人口的威海市,创建了4022个基层组织,发展了50万会员,实现了“强本固基”。

  “全市工会系统坚持以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为己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推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李凤俊说。

  培训“蓝领”,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通过岗位培训、专业培训、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让一大批职工成了技术精、技能广、创造力强的‘知识型工人’和‘复合型技能人才’。目前,这项活动已经逐步形成了培训—比赛—创新的‘三位一体’模式。”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李长峰是经区长峰某建筑公司的一名普通技工。2006年,在全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上,他获得了第一名;随后,在全省建筑业职业技能大比武中,又勇夺第三名。当年,他被评为“山东省建筑行业技术能手”和“威海市突出贡献技师”。从一名典型的“体力型”农民工到 “智力型”技工,李长峰的成功蜕变就得益于市总工会组织的技能培训、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

  企业要做强、做大,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针对我市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现状,市总工会迎难而上勇担重任,在提升职工素质、调动职工积极性上想实招、使实劲、求实效。他们把推动企业建立职工培训机制,提升职工素质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标准,把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作为提升职工素质的重要载体,连续三年在5个重点行业中开展了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评选10名“金牌职工”、评选百名(个)技术能手、组织职工提出千条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创造出万元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的“五十百千万”工程。

  去年8月13日上午,市妇女儿童医院的职业病医生来到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施工工地,现场为农民工检测血压。至此,市总工会开展的“为农民工送政策、送安全、送健康、送文化活动”全面启动。这项关爱行动惠及了全市30万农民工。

  “我市现有农民工30多万,大多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技能且流动性较大,无法完全融入城市。这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新的矛盾点。为此,市总工会专门开展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争当新职工、新市民”活动,活动实施方案要求:通过以会代训、岗前培训、分批轮训等形式,对外来务工的新职工进行大规模素质教育;加强对新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其组织性、纪律性,引导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将技能比赛作为职工业务素质上档升级的重要手段,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市重点行业每隔两三年举办一次等等。

  一项活动要有影响力、号召力,就必须让职工得实惠。5年来,市总工会在调动职工积极性上想实招,在服务大局和服务职工上使实劲,在提高职工素质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求实效,引导职工从“体力型”向“智力型”发展,加快提升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水平。

  据统计,5年来,全市参加各级比赛的职工有95万人次;参加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职工有105万人次,职工参与技术革新项目10110个,提合理化建议149980件,创造经济效益5.15亿元,使企事业单位经营成本下降了15%,节支增效21000多万元。

  创新机制,为职工撑起“保护伞”

  “过去总觉得自己不是公司的人,现在工会帮我们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再不好好干活,就对不住公司了。”市区一家电子厂的职工王宏伟说。

  与王宏伟一样,在市总工会的帮助下,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职工尝到了权益保障的“甜头”。据一项统计数字显示,仅3年时间里,全市新签订劳动合同32.7万份,集体合同7251份,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6669份,签订率达98.5%。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市总工会认为,一是从源头参与,将职工反映的问题纳入工会各项工作机制中予以解决。二是从立法参与和政策制定上协调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监督企业依法用工。

  诉求表达机制为职工维权打开“绿色通道”。我市畅通了市长热线、职工维权专线、法律服务专线,专门设立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把职工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重要调查内容,形成了反应灵敏、沟通快捷、运转高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在企业,建立完善了职代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大力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平等协商等制度,落实职工的民主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协商共决权。仅在2006年,新建职代会和职工大会制度的企业1900多家,同比增长52%。

  “没有工会的帮助,我的维权路很难走下去。”市区某食品公司职工刘先生说,在2007年3月到2007年8月,他所在企业未给他交纳保险金。了解情况后,市总工会劳动关系协调服务中心和法律顾问处工作人员主动为刘先生提供法律服务,维护了他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市总工会建立的劳动争议预防和调处机制,为广大职工撑起了“保护伞”。市总工会成立了劳动关系协调服务中心和法律顾问处,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维权服务。很多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力争对劳动争议案件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早解决。截至目前,全市成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983个,调解劳动争议3000多件,结案率达95%,基本实现了小争议不出班组车间、大争议不出厂矿企业,及时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强本固基,基层建设突飞猛进

  5年来,全市工会基层建设突飞猛进:新建工会组织1889 个,新增工会会员17.4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基层工会已达到4022个,会员50万人。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职工队伍不断扩大,有些镇(街道)所辖企业已达近千家,职工人数最多达到数万人。但长期以来,乡镇(街道)专职工会干部的缺乏一直制约着基层工会组织的建设。于是,市总工会在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建会形式,发展行业联合工会、社区联合工会。

  在企业里,市总工会选择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行业和部分规模较大、职工人数较多的企业,通过干部培训、典型示范、难点突破、现场推动、考核评比和“三级联创”等措施有效地推动企业建会工作,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民工入会。截至目前,我市新建企业建会率达到95%。

  2004年,市总工会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启动。他们通过在镇、街道办事处聘用工会志愿者,进一步规范镇、街道办事处工会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加强对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落实责任,创新机制。为此,他们出台了关于开展争创“全市工会工作十佳镇街”活动的意见,强调争取为镇街工会配备专职干部的同时,建立定期调度、督查、通报以及调研制度等,并制定镇街工会工作考核标准,把镇街工会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评比考核范围,促进其工会工作的规范化。

  针对镇街工会普遍缺人手的实际情况,市总工会在建立镇街工会干部档案,加强对镇街工会干部管理的同时,积极创新镇街工会干部用人体制,出台了《关于聘用工会志愿者的意见》,明确在经济较发达的镇街可聘用工会志愿者。目前,一些经济强的镇街已聘用工会志愿者10多人,较好地解决了事多人少的突出矛盾。

  5年来,市总工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定位,全面提升职工的技能素质,推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水平,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新建会形式,实现了企业、职工、社会、工会“四方共赢”。全市形成了“七个靠工会”:组织起来靠工会,教育引导靠工会,促进社保靠工会,签订合同靠工会,安全检查靠工会,调解争议靠工会,办好食堂靠工会。工会有了作为、有了活力,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

  民生为重,绘就和谐发展蓝图

  日前,威海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勾勒了今后五年我市工会工作的蓝图,令人倍感振奋。

  威海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指出,未来5年,全市各级工会要坚持以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为己任,坚持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主线,坚持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为方针,坚持以推动完善维护职工劳动、社保、安康和民主权益机制为重点,在推进创新创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以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实现新突破。

  未来5年,提升职工的技能素质,推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水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市总工会工作的重点。在提升职工素质上,市总工会将深入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女职工“岗位建功”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进行经济技术创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促进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每年有计划地组织行业技术比武,做好各级劳模的推荐评选和表彰工作;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和“职代会保安全”行动,加大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力度,特别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切实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

  在帮扶工作上,市总工会要使新春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帮扶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又要以“送文化、送技术、送岗位、送资金、送保障”为主要内容,推动帮扶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同时,将大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持续开展“工友创业行动”,引导、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主动帮助零就业家庭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人员实现就业,提供无偿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工作,办好再就业培训基地,推动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素质优良的职工后备大军。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是市总工会的品牌。今年,市总工会提出完成800家星级和谐企业的创建任务,使全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达到75%以上。今后五年,创建工作要重点抓好“四个深化”,即创建工作由国有及控股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向外资企业、非公中小企业深化,由解决一般表面问题向建立完善长效保障机制深化,由着重协调劳动关系向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和谐企业文化深化,由单纯的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向激励职工建功立业、全面发展深化。到2013年,全市星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要达到90%以上。

  做好工会工作,离不开完善的工会组织和高素质的领导队伍。未来5年,市总工会将完善干部管理、使用和考评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标准,努力调动广大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新基层工会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对基层工会干部的业务培训和权益保护,逐步建设一支职业化、社会化基层工会干部队伍。


上一篇:山东从五个方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下一篇:关心人 培养人 尊重人(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