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系统、各单位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职工素质工程的各项工作,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资本作为最大的资本,把人才优势作为最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把人才战略作为第一战略,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全市职工素质显著提高。在全国开创性地形成了市委决策、政府领导、工会实施、全市各方面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30余个省市、地区来津、来电来函学习借鉴本市工作经验,天津职工素质工程已成为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品牌。 2002年,本市全面启动了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技能和现代心理素质为主要内容,以增强职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为目标的职工素质工程。全市成立了由市级领导同志任组长,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市经委、市交委、市建委、市商务委、市国资委、市农委、市教委、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团市委、市妇联等16个委办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职工素质工程的组织领导。
五年来,从国有企业到合资、独资、民营等非公经济组织,从传统生产型、服务型企业到高科技、现代服务型企业和科教文卫系统,从生产一线职工到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本市职工素质工程的覆盖面和参与面不断扩大,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基层单位已达11829家,156.8万名职工参与到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中。
围绕天津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全市深入开展了“满意在天津”实践行活动,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时代形象、守职业道德、讲优质服务、创行业品牌、做文明职工。市文明办与市总工会连续开展两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和“百佳班组”评选,制定推广了工业、服务业等10个行业的职工职业道德示范文本,进一步促进了本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市总工会、市教委联合开展的工商管理初级培训和大专学历教育,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举办的职工职业技能系列大赛、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大赛;市经委举办的工业系统技术工人比武;市交通口岸、规划建设、商务、金融、区县农林、教卫系统分别组织的“服务年”活动、“创建和谐车厢、让您满意在天津”竞赛、服务行业职工技能夺标运动会、“素质、能力、品牌”服务创新交流展示、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医护技竞赛等活动,吸引了各行各业职工的广泛参与。在坚持提高职工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文化技能素质的同时,注重提高职工文化品位、体能素质,满足现代社会不同职工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市总工会、市文化局等联合在全市开展了两届职工艺术家评选活动,产生很好的社会影响。市体育局每年坚持开展职工体育健身系列活动和各项职工体育竞赛吸引了百万职工参与。
全市各单位把加强班组建设作为工作基点,立足群众性,突出参与性,注重实效性,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全市制定并下发了学习型班组考核评价标准,编印了《学习型班组创建学习读本》,通过举办职工读书节、班组长示范培训班、学习型班组创建培训班,加大学习型组织理论普及力度。在广大基层班组职工中形成了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和团队学习的浓厚氛围,创建出2.8万个学习型班组。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全市各单位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发展理念,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拔尖紧缺人才。通过优化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改善教育培训基础设施,改扩建职工实训基地、培训中心、职工业校、农民工学校2300余个,建立起覆盖全市的职工教育培训网络;通过广泛开展“绿色证书”行动和“技能传递”活动,实施“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有482.2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完善职业培训与考核鉴定、技术比武与等级晋升、资格培训与学历认定相结合的职工社会化认证体系,搭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快速通道。截至目前,全市有72万人次职业资格晋升了一个等级,高级以上技术工人达到15.7万人,占技术工人队伍的22.4%,比“九五”末的10.7%提高了11.7个百分点。五年来,全市累计有56个单位、集体和职工分别获得全国“创争”活动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和个人、全国职工“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孔祥瑞、李刚等一大批掌握一流技能、身怀技术绝招、跻身科学技术前沿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
全市各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激励和监督保障机制,着力解决职工岗位成才的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和环境等重点问题,从管理上规范、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充分显示了职工素质工程在企事业优化人才结构、聚集人才资源、实现人才价值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催化作用,搭建了职工成才的平台,增强了持续推进的动力。为激发广大职工学习知识、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全市各单位结合实际分别制定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和机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发展空间。一轻集团的高技能人才星级制,中远散运公司的“宽带”薪酬制、“三A”制管理和“虚拟股份制”,旅游集团的“金牌岗位标兵”激励机制,市政公路局的《技术工人岗位能手、路政管理岗位能手评选奖励办法》,天津港埠二公司的“首席员工制”,华旭集团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开发区保税区的“职工素质教育奖励办法”等,都为职工成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构筑起良好的机制平台。此外,全市各单位一方面围绕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职工素质档案在建立职工素质评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以国家考核认证为主,职工自我测评为辅,主辅结合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使用机制。
目前,已有近100万名职工建立了标准化素质档案和评估卡,并成为单位人事劳资档案的重要补充,在职工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和薪酬分配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国际化质量管理理念,市职工素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率先制定出国内第一个职工素质工程目标管理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职工素质工程实施的监督考核机制,充实了现代企业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部分,目前全市已有2127个基层单位实行了素质工程目标管理。 (T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