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开口说话嘴角先露笑意,嗓音有些沙哑却充满热情,一双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透着关切……面前这位和蔼可亲的大姐,怎么也不能让人将她与传说中那个有着无数传奇的英雄式人物联系起来——— 这就是那个为了同侵犯职工权益的人和事作斗争,不惜得罪权势而被职工誉为“杨大侠”的人吗? 这就是那个为了做好职工队伍稳定工作说破嘴、跑断腿,几乎成了“祥林嫂”的人吗? 这就是那个为了筹集送温暖资金说得出口、伸得出手,差点成了“丐帮头”的人吗? 这就是那个为了给更多职工办实事、做好事,清晨摸索着出家门、深夜“梭”(昆明方言,形容人疲倦至极两腿拖着走路的样子)着回来而被称为“摩梭人”的人吗? …… 在这个明媚的春天,我们走近了她———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杨丽:与她一起笑与哭、忧与思,钦佩她的坚强与智慧、欣赏她的激情与美丽,更刻骨铭心地感受一个好人的至诚大爱、一个工会主席的真诚奉献、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无畏! “工人选我当主席,我当主席为工人” 杨丽快人快语。她说,她总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当工会干部的,自己的一切才能都是为职工服务的。 不知是否冥冥中命运使然,杨丽开启工会工作生涯的每一次转机,几乎都与中国工会事业的前进步伐息息相关。 上世纪70年代初,因文革而中断的工会组织开始恢复,爱好文艺的杨丽在工厂组织的工会活动中崭露头角,并由工会优秀积极分子被民主选举为车间工会干部;打倒“四人帮”后,职工们对文体活动被压抑已久的渴望重新焕发,屡次在全省职工文艺汇演中获奖的杨丽再次被工会相中,挑头建设厂里的工人俱乐部,很快俱乐部以其齐备的功能、丰富的活动成为市里、省里的先进,杨丽也由此声名远播; 上世纪80年代,正值全国推行工会主席海选的热潮,年仅32岁的杨丽经全厂5000多名工会会员海选,以97.5%的赞成票当选为云南汽车制造厂的工会副主席……自此之后,工会便成了杨丽工作的全部,融进了她的生活甚至血液。 “说实话,那时对工会理论什么都不懂,只觉得职工这么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他们。”多年后,回忆起当年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杨丽说她就一个感觉: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为了这份信任,她一边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职工谋福利;一边硬挤出时间上夜大,出纳班、秘书班、文学创作班、写作班……凡是工会工作用得着的,挨个学过来,3年时间取得了十门自学考试的单科合格证。 有了对工会职能更深的理解,杨丽工作起来越来越上道了:开展劳动竞赛,云汽工会当天表彰当天奖励的做法便因效果好而独树一帜;而在她大胆创意下推出的“十个一”做法(即对职工生日一个蛋糕、生病一个看望、生孩子一篓鸡蛋、死亡一个悼念等),更是在昆明市开了企业工会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的先河…… 这位年轻的女主席就这样赢得了职工的心。1987年,她再次以99%的赞成票被海选为厂工会主席。 “海选让我深深认识到那5000张选票的分量,这可是5000名工人的心哪。”她把老工会主席“受职工之托,忠职工之事”的教诲用墨笔写好,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每当我看到这几个字,就感到有许许多多工人的眼睛在盯着我,看我为他们干了些什么。” “工人选我当主席,我当主席为工人。”本着这一信念,杨丽在工会工作的岗位上干了一年又一年,一直到今天。期间,虽然几经岗位变动、职务升迁,但无论是做一名最基层的车间工会干部,还是当选昆明市总工会主席、省总工会副主席,或是兼任昆明市人大副主任,她对职工群众的真心、对工会工作的痴心不改。 杨丽被群众和历史选择,而群众的需求和历史的发展又推动着她不断前行。每一个时期,杨丽都能扣住时代的主题找准工作切入点,让工会工作亮点频现: 1991年,她第一个组织全市职工对贫困地区捐赠,把近百万元捐赠款及物资送到国家级贫困县禄劝县;1992年,她第一个站出来为受工伤的农民工沈占峰打官司,历时两年艰辛终于胜诉并获赔12万元,成为《劳动法》实施后工会依法维权第一案;1993年,她带领工会干部率先探索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摸索出“三六工作法”,为全市推行集体合同制度提供了新鲜经验……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困难职工问题日益凸显。于是,她又第一个提出“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少买一件化妆品,为困难职工献一片爱心”,组织全市企业、职工为送温暖资金捐赠,建立了全省第一个“送温暖基金”;第一个带头与困难职工家庭钟华礼结成帮扶对子,成为“包户帮困”、“寒窗助学”第一人;并带领工会的同志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工会职业介绍所、第一家职工消费合作社、第一家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第一家农民工维权中心、第一家为下岗职工服务的“阳光公寓”、第一家为困难老劳模老职工服务的敬老院,第一家为困难职工子女入托的幼儿园。 …… 昆明,这个地处西南边陲的城市,因为有了杨丽而名噪全国工会系统。 “我们是光荣的工会工作者,神圣的使命记心间,忠诚敬业,团结和谐,永远跟着共产党,昂首阔步永向前。” 这是杨丽自创的《工会工作者之歌》中唱的。这是她的真实心声,也是她的人生写照:从风华正茂到几近花甲,因为心怀使命,她就这样一直走在路上,纵使献出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纵使还将为此而穷尽其生,都无怨无悔!“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在昆明,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杨主席不会做官,但绝对是一个好领导。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是杨丽经常说的一句话,它蕴涵了多重意义,既明确了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又强调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性。 这是在昆明市工会系统流传的一件事:为保证研究工作时不受任何打扰,市总机关党委规定,开会时一律关掉手机,否则罚款800元。一次开会,因一个突发事件杨丽暂离会场,回来时她习惯性地摁键关机,不料秘书事先已把手机关了,这一摁反而开机了。在场的同志都说算了,但杨丽“不领情”,会议一结束,就把800元钱送到机关党委。 “我是一把手,要求别人做的,我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我首先要不做,否则怎么让人信服?!” 早在1996年刚当选为市总工会主席不久,杨丽就“毫不谦虚”地在市总工会提出了“向我看齐,当好排头兵”的口号,要求领导班子带头,从我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光华说,为抓好班子,带出一支优秀的工会干部队伍,杨主席可谓绞尽了脑汁,用尽了心血。 在昆明市总工会机关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随处可以看到诸如“顾大局、爱职工、讲团结、守纪律、赛奉献、重效益”、“上靠党领导,下靠职工群众支持;上对党负责,下对职工群众负责;上为党分忧,下为职工群众解难;上不愧党,下不愧职工群众”等既朗朗上口又形象凝练的标语。而这些,都是杨丽反复琢磨精心提炼出来的。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