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地方创争活动>四川>文章内容
四川省学习实践活动实践特色鲜明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3-18 (阅读次数:
  在3月18日召开的四川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中央学习实践活动第五巡回检查组组长柴松岳称赞四川学习实践活动很好地突出了实践特色。

  中央第五巡回检查组主要负责我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巡回检查,已多次赴四川各地调研巡查,深入了解我省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柴松岳说,实践特色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鲜明特征,四川省各级党组织始终把握这一鲜明特色,在实践中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升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抗震救灾、加快恢复重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在应对重大挑战和考验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各级党组织肩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从2008年4月试点开始到今年2月,我省在7.48万个单位、410多万名党员中分三批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围绕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来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完成中心任务、促进全局工作的实绩来检验活动成效,既是我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的宝贵经验。

  我省试点工作刚开始,就发生了“5·12”汶川特大地震,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又接踵而至,四川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是在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特殊形势和繁重任务下展开的。

  面对“多种矛盾叠加、多重困难集聚、多条战线作战”的艰难局面,省委把“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和最具体的实践,紧密联系实际搞活动,紧扣中心任务搞活动,坚持开门开放搞活动,学习实践活动体现了鲜明的实践特色和四川特点。

  突出实践特色,四川着力在应对重大挑战和考验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省委始终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践工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抗震救灾、引领恢复重建、促进经济发展。

  把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课堂

  特大地震发生后,我省各地坚持把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课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和落实到抢险救援、安置群众和恢复重建之中。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贯穿始终:在抢险救援阶段,突出生命为先,尽最大可能救人;在安置群众阶段,突出安民为要,全力以赴抓安置;在恢复重建阶段,突出民生为重,又好又快重建新家园。全省妥善解决530多万户、1200多万受灾群众的安置问题,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实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灾后重建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创造了抗灾救灾史上的人间奇迹。

  在恢复重建中,省委按照中央“加快”和“提前”的要求,坚持把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基点,把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与优化经济布局、与转变发展方式、与充分开放合作、与改善宏观环境结合起来,妥善处理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物质与精神、困难与机遇“五个关系”,以政策支持、创新体制和开放合作为动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的新路子。

  数据振奋人心:截至2月底,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项目,已开工28186个,占项目总数的94.9%;完成投资6145.75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65.5%。如今,灾区城乡面貌已焕然一新,曾经满目疮痍的地震废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

  科学发展上水平,坚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不动摇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上水平”,四川坚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不动摇。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省委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把握“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突出扩大投资和工业回升两个重点,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项项重大举措既有利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切实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保增长与增后劲结合起来,不失时机地推进“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全省在建铁路和高速公路里程双双超过通车里程;切实把保增长与促改革结合起来,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措施招招见效。去年,四川经济增速创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新高,增长14.5%,居全国第4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9%。更引人注目的是,经历特大地震后,四川近年引进国内省外资金年均增长40%以上,去年我省还是全国唯一的进口、出口、进出口总额均保持正增长的省份,说明震后四川依然美丽,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经历大灾再迎大考,四川经济不仅没有垮,而且积蓄了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四川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书写了在危难中豪迈崛起、在困难中砥砺奋进的壮美篇章。
上一篇:高炉前的赞歌 成都总工会首次为灾区企业慰问演出   下一篇:四川省德阳市建立学习型党组织 推进灾后重建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