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今年在3个试点建设房屋1000套,低租提供给农民工,基本解决了1000户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以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人口按人口迁移规律向城镇、企业有序转移。(本报12月14日5版报道)
从这则新闻中笔者读到了和谐,读懂了政府一举多得的英明。
为农民工建房,是政府新的扶贫方式。劳务移民是通过减少贫困地区农业人口进行脱贫致富。但由于居无定所,农民工进城务工很大程度是为了卖力挣钱而不是为了享受生活。让“进城的务工农民家庭尽快在城镇稳定下来,成为市民”是宁夏扶贫工作的一个迫切愿望,于是这1000套农民工住房建设资金一半是政府投资的。
为农民工建房,企业可少为“农民工荒”发愁。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引发“农民工荒”,劳动力紧缺成为掣肘宁夏各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稳定务工人员,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企业为建农民工住房出一半资金是一笔很划得来的生意。
为农民工建房,社会因此增添了许多和谐。有了固定住所,农民工举家迁入城市,解决了贫困家庭主要成员外出打工而伴生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有了固定住所,在一个熟人环境中生活,农民工公德和文明程度必将有一个新的提高,社会少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进城务工是农民进城生活的第一步,有了住房有了家,农民才能融入城市生活。但让务工农民成为市民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务工农民的教育、医疗、培训服务和文化娱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