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培训常被称为“公仆教育”,甘肃行政学院创新办学理念,以“做一流培训大师,育一流领导人才”为目标,改革公务员培训的传统模式——
“即便反垄断法还有诸多亟待完善之处,有关行政垄断的内容没有写进去,但它依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里程碑……”在甘肃行政学院电教中心里,甘肃行政学院教务处和法学教研部主办的关于《反垄断法》的研讨会,开得紧张而热烈,参加者的观点碰撞、思想交锋不时激起阵阵“火花”。参会的人中既有法学教师,也有学院各教研部的教师和工会干部,甚至还有从省内其它院校、科研单位邀请来的法律专家。
类似这样的研讨、交流活动,在甘肃行政学院非常频繁。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石玉亭教授说:“我们鼓励教师和学员畅所欲言,鼓励大家通过整合知识形成新的观点,目的是让学员学会从不同的观点出发,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让公务员培训适应现代行政管理的新要求。”
据悉,甘肃行政学院让“公仆教育”告别照本宣科,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是从办学、培训的理念创新开始的。
3年前,学院明确提出要适应时代发展对公务员的新要求,“做一流培训大师,育一流领导人才”,在公务员培训的内容、模式、方法和评估等方面不断创新,塑造优秀灵魂、打造成功领导人。
石玉亭教授分析说,近年来,公务员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大批年纪轻、学历高、知识新、思想活的干部,这批干部走进行政学院,不满足于传统的公务员培训模式。与此同时,这批干部社会事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增强,公共管理、宏观经济、依法行政方面的知识需要优化,最新的政策、法规知识需要增加。新的形势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与时俱进,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为此,学院实行了项目制教学管理办法。在科学安排各主体班次教学专题的基础上,由具有一定资格的教师组成教学管理项目组,具体负责班次的教学主题规划、教学设置、教学组织和学员管理工作。同时,学院实行“四个结合”———把院内培训与院外培训、院内师资与院外师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学习研讨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
学院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式教学,加大学员的参与性、研讨性、启发性,使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张健是甘肃金昌市财政局的副局长,他参加了一期甘肃行政学院的公务员培训后感觉获益匪浅:“短期的培训不仅让我学到了最新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最新的公共管理理论,而且实际工作能力获得了极大提高,增强了我们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的自觉性。”
(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