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现代化铁路的“保险丝”——赵大坪 |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11-22 (阅读次数:
)
|
|
赵大坪 北京铁路局北京供电段职工。只有职高学历,却完成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多篇业务文章被编入培训教材。 只有职高学历,却完成了多项技术革新成果,有多篇业务文章被编入培训教材,经他培训的学生很多都成为各部门的业务尖子。 这就是北京铁路局北京供电段职工赵大坪。凭借着勤奋好学、爱岗敬业、不断创新的精神,学历并不高的他2005年获得首届全国铁路职业技能竞赛接触网专业个人全能第一名,被铁道部授予“全路技术能手”称号,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被中华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奖章”。 参加工作20年来,只有职高学历的赵大坪先后自学了《接触网运营与管理》《接触网施工测量》《接触网工应知、应会》及《工程力学》《电工学》《机械制图》等专业书籍。由于基础差,一遍看不懂就看两遍、三遍,晚上别人看电视、打扑克,他则在屋子里反复研究、演算,直到弄懂弄会为止。 当问起他如此孜孜不倦学习的动力是什么时,他只说了两个字:“教训”。 近年来,我国电气化铁路不断增加。截至今年10月,我国电气化铁路已经突破24000公里。而铁路接触网工则是确保电气化铁路供电安全的重要工种。 同时,接触网检修工作本身也面临高空、高电压作业的危险,赵大坪在操作中也几次遇险。教训使他明白,绝不能拿生命和鲜血当儿戏。对自己是这样,对千千万万的铁路乘客更是如此。 这种认识也使他一直养成了喜欢刨根问底的“毛病”,脑子里总有一个“为什么”。工友们经常开玩笑说:“少想点问题吧!头发都掉没了!”他则说:“没办法,不由我呀!就这习惯,自己也控制不住。” 现场工作中,他发现电力机车运行中总是产生电弧,降低了设备使用寿命,经过多次仔细调整也无济于事,查阅大量相关书籍、资料,也没有任何记载和解释。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带着这个问题,工余时间学起了电工理论,从直流到交流、从电阻到电容等,最后终于找到了真正原因,解决了这个疑难问题。 他完成的“腕臂吊装工艺”和“通用型铜导线接续辅助器”等多项技术革新成果,解决了接触网安装过程中需要人员多、作业时间长、安全系数低、接续困难等难点问题,保证了作业安全,大大缩短了接触网断线事故抢修时间,为铁路运输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每每提及这些成绩时,赵大坪都是一句话,“我只是干了我应该干的。” (YT)
|
上一篇:积极迎接学习型社会 下一篇:推进学习型社会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