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1-22 (阅读次数:
)
|
|
工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不断改进代表参与、团结动员、沟通协商、教育引导等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力增强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基础、群众基础。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基础。 工会要通过组织广大职工深入开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新业绩、争当新型劳动者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通过大力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教育,帮助广大职工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自我选择意识和就业风险意识,全面提高职工的心理素质。要加大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职工的法律素质。同时,将职工素质提升与读书自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入新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引导鼓励广大职工通过读书自学活动,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构建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的机制,加快工人阶级队伍知识化的进程。 切实履行维护职责,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 工会组织要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紧紧围绕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断完善维权机制,提高维权工作的实效。 充分发挥工会再就业援助、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的作用,大力发展弹性工作、非全日制工作等灵活的就业形式,努力做好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工作,从源头上解决下岗失业职工的困难。 同时,强化群众监督,积极参加党委、政府及人大、政协开展的有关监督检查和视察活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对困难职工群体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各级工会组织可探索建立解决困难职工生活困难问题的长效机制,建立帮扶困难职工快速反应系统,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作者系山东省东营市总工会主席) (YX)
|
上一篇:工会要当好助推和谐发展的“催化剂” 下一篇:构建和谐企业须强化民主管理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