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试论构建和谐企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2 (阅读次数: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前沿阵地。如何建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和谐企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胡锦涛同志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角度,明确地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内涵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按照这些特征的含义,结合企业实际,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目标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去。

  所谓民主法治,就是以法治企方略得到落实,企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所谓公平正义,就是企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职工、家属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见义勇为蔚然成风,歪风邪气、腐败现象得到有效制止和打击;诚实有爱则是企业各部门和单位之间、职工之间、企业和外部之间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企业中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不断,职工中学技术学业务成风;安定有序,就是企业组织机制得到健全,企业管理得到完善,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在生产、工作、生活秩序良好,职工家属安居乐业,企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得到发展,生活迈入富裕,生态保持良好。

  和谐的本质是发展中的平衡,和谐企业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动态过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是如何解决好矛盾,使矛盾之间的冲突得到恰当的处理,从而保持稳定与和谐。结合企业的实际,笔者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在正确处理三大矛盾关系上下功夫。

  一、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物质利益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的所有问题首先在物质利益关系上寻找最原始的答案。今天,我们构建和谐企业的重点必须放在如何发展生产、如何增加职工收入、如何正确处理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上,通过发展生产来不断增强和谐企业建设的物质基础。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更加凸显了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使我们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因此,如何建立适应构建和谐企业要求的企业和谐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说,一个企业的文化及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企业的精神面貌。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发展,企业的民主管理相互交融,发挥着更加重要作用。因为只有建立起适应构建和谐企业要求的和谐文化,才能形成和巩固全体职工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只有适应构建和谐企业要求的和谐文化,才能使企业又快又好地实现和谐发展。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和谐企业的主体,离开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谐企业就无从谈起。因此,发展文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要在企业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满足职工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问题,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规律,不断增强前瞻性、主动性、创造性,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建设企业的和谐文化,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的层次性,注意区分层次,针对不同特点,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对不同层次的人群有不同的要求,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建设和谐文化,要牢固坚持企业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倡导团结互动、融洽相处的良好风尚,引导职工顾全大局、珍惜团结、维护稳定,促进企业发展。

  二、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充满活力与安定有序的关系

  企业活力是发展的不竭源泉,是和谐企业的重要特征和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安定是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和条件。缺乏生机和活力的企业,不是我们要追求的和谐企业;职工的生活和安全缺乏保障的企业,更谈不上和谐企业。因此安定不是封闭、静止状态的,而是民主开放、人的活力得以释放的安定;活力不是混乱、无序状态的,而是政治民主、经济发展、企业稳定中动态平衡的活力。所以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维护企业稳定与激发企业活力的关系,既要使企业呈现出安定有序的沉静之态,又要使企业表现出各方积极主动参与建设、实现民主管理的活跃之势,形成“静而不死,活而不乱”的良好局面。

  在创造安定环境方面,当前主要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普法教育,规范管理行为,引导和督促职工、家属和企业在法律框架内活动,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认真落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完善职工群众来访工作制度,正确运用说服教育和经济、法律等手段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统一协调、反应灵敏、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维稳工作体系,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出来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在激发企业活力方面,主要是要大力推进企业民主管理。通过民主管理,使企业各方面的不同利益要求得到充分考虑,从而求同存异,主要问题得到相对解决,从而推进企业的和谐发展。要建立健全企业内外舆情汇报和分析机制,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搜集分析职工家属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作用,努力调动职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企业的决策,出台的管理措施和办法要最大限度吸纳群众意见,体现集体智慧,使民意得到充分的表达。要建立群众问题解决流程制度,广泛调查和梳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制定解决流程,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确保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要求得到保护和满足。

  三、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公平是和谐企业的基本价值,一个和谐的企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企业,只有维护企业公平,企业内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融洽协调,整个企业才能安宁和谐、稳定有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建设一个公平的企业,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三个新趋势、新特点,即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由此产生了一些从未遇到而又绕不开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利益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集中体现在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差别上。这些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成为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体现,同样在企业里得到反映。因此,理顺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构筑公平、合理的利益格局,无疑成为我们建设和谐企业的目标和要求了。

  首先,要重视公平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企业内是否公平是衡量企业进步发展的重要尺度。促进和维护企业公平,涉及到企业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企业公平具有相对统一的价值,是企业职工普遍能够接受的价值目标,能够为整合调动企业各方面积极性提供强大的道义动力。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促进企业公平作为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分配和管理办法,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其次,要完善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调节机制。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效率与公平从来就是一对矛盾。企业不仅要追求生产发展,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更应注重追求企业公平。因此,在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促进企业和谐的基础。要防止压低职工工资水平和应有的福利水平,漠视职工的劳动条件和合法权益的现象出现。

  再次,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切实促进企业公平。公平总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制约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公平实现的方式和程度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公平,我们不能开空头支票,把人们的胃口吊得过高,更不能引导人们去追求绝对公平。否则,人们对公平的期望值过高,而又实现不了,不仅会使领导失信于民,容易导致群众心理平衡,造成企业的不和谐。

  建设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构成社会的各个肌体都得到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YX)


上一篇:人才更需要赏识   下一篇:技能培训,莫让名次遮望眼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