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论企业责任文化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07 (阅读次数:

    现在,许多企业强调人员素质,建立企业文化。责任应当首当其冲,责任是每个企业的文化根源,企业要想成就百年基业,责任必须贯穿始终。如果在企业文化中强调从小处培养员工的责任心,从大处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并使员工养成自觉行为,那么这个企业的文化就已经形成。
    责任心就是竞争力,责任感就是凝聚力。责任心越强,损耗就越低,失败就越少,希望就越大;责任感越强,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兴旺发达。缺乏责任感的民族,是走向没落的民族;缺乏责任意识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缺乏责任心的人,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好的人。
    作为世界上最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之一,英特尔公司每年都发表企业社会责任实绩报告,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而万达集团则是中国民营企业中累计现金捐赠额最大的企业,形成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平安创立之初,就在企业文化中确立了四大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投资人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18年来,平安保险一直秉承这个宗旨不断努力。
    平安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引入外资的金融企业,1994年1月,摩根和高盛作为战略投资者成为平安的外资股东,直到2005年两家退出,11年时间,两家外资同行获得了11倍的投资回报。
    孙建一透露,即便是在平安初期资金势力很小的情况下,公司也努力承担着社会责任,每年都要从利润中拿出一块去做社会工作。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直记得,平安曾组织过全国人数最多的献血活动,这家公司号召所有的几万员工,在一天之内为红十字会捐献了大量的血浆。现在,每一个省份都有平安公司捐献的设备先进的献血车。而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也已经有了39所平安小学。平安借助他们强大的营销网络和分支机构,配合当地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
    “平安的18年,就是在认真经营的同时不断营造企业公众形象的18年。”孙建一说,“我们的理解,平安保险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司,做道德水准最高的企业,我们用诚信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并且在持续发展中承担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提到企业社会责任,人们通常想到的是企业的各种慈善公益捐助行为,但德国大众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张绥新认为,这只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还包括遵纪守法、通过商业目标的实施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对员工的权益保护和素质培养。他说,在德国大众,企业社会责任既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之一,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活动的重要导向。大众基于尊重、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只有得到社会和公众的长期认可与信任,企业才能长盛不衰。通用汽车公司亚太区副总裁兼首席法律顾问魏积安也秉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尊重环境和为社会服务,才能创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数十年商海沉浮,李嘉诚始终坚持一条人生准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正是怀着这样的人生准则和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李嘉诚“非常努力,不怕辛苦,充满责任感”,一直没有止步,事业也越做越大:1958年开始涉足房地产业,1979年收购和记黄埔,使“长江”集团成为第一个控制英资大行的华资财团。1986年,李嘉诚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过半数股权,现在他的经营范围已经发展到全世界五大洲。驰骋商海五十多年,从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到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华人首富宝座,对于做人和做生意,李嘉诚形成了他自己的人生哲学,“富贵”之后,他没有高高在上,像现在的房地产商们这样时时处处想着怎样通过炒作从工薪阶层“获取暴利”,而是怀着一种朴素的悲天悯人之心,想到“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人”,一直用最少30%的时间,尽心尽力热心于公益事业。在1980年创办了李嘉诚基金会,用以支持教育、医疗、文化以及公益事业。1981年李嘉诚创办汕头大学,先后共捐资逾20亿港元,该综合性大学设有医学院及5所附属医院。此外,基金会还推行了一系列的医疗扶贫计划,其中包括为残疾人装配义肢,扫盲复明行动和为兔唇孩子免费做手术,同时还在全国施行“宁养医疗服务计划”,服务对象是贫苦无助的晚期癌症患者。李嘉诚的责任观帮助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发自内心的尊敬,他自己也从中发现了人生的快乐。
    济南炼油厂建厂三十多年来,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整个发展历程中,企业经历了建厂初期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下的规模扩大、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企业改革等几个关键时期,济炼人形成了敢于拼搏、勇于负责以及务实、奉献、 细致、高效等优秀的文化基因。进入21世纪,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更加严峻;企业为了适应中国石化整体上市的要求,进行了大规模的减员分流、改革改制,人员大量减少,加工规模不断扩大,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形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一种有力的精神支撑。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对企业持续发展的信心,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他们把企业文化建设摆上了特别突出的位置。通过深入细致的文化调研,他们发现企业里确实存在着一种被广大员工所共同倡导和接受的责任文化。这种责任文化已经深深地印在每一位员工的心里,在指导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他们编制出了责任文化体系初稿。并向全体员工征求对初稿的意见和建议,共收到了来自全厂的近二百条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多次召开讨论会,反复斟酌,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了突出责任个性的责任文化体系。责任文化体系一形成,立即引起了全体员工的强烈共鸣和深刻认同。
    企业精神:责任炼就事业
    核心价值观:负责、高效、务实、进取
    企业使命:把握发展机遇,打造高效企业,提升员工价值,承担社会责任。
    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相关理念:
    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以文兴企。
    发展理念:突出优势,科学发展。
    经营理念:诚信经营,高效运作。
    人才理念:知人善任,成事达人。
    成本理念:合理控制,增强活力。
    安全理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质量理念: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创新理念:突破常规,勇于超越。

(YT)


上一篇:论企业生命线   下一篇:企业的人≠“企业人”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