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保障线。工会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和团结广大职工方面,可充分发挥自己的群众组织优势,尤其是在当前新形势下,工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作用
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前导,是锐意改革开拓前进的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主、法治、管理等方方面面。思想政治工作是改革攻坚的“减压阀”,是社会进步的“加油站”,是和谐社会的“稳定器”。因为这个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既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的时期,又是存在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工会组织作为群众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群众优势。工会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既能够帮助和促进企业发展,又能够服务职工,还能够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体现其在新时期下的新作为。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挑战
改革开放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问题新挑战。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利益关系重新调整,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既给改革者以方案抉择、决策取舍的压力,也给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崭新的课题与挑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善于引导,维护正确思想信念;既不要回避复杂的现实,又不要放弃主旋律的引导。所有这些,构成对思想政治工作新挑战新考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课题。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冲击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激励了人们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也出现了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情况,助长了一些人的投机心理,淡化了中华民族勤劳、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同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形式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
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存在一些问题,冲击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党员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者教育者推动者,必须自己首先搞好教育、当好表率。一些党员干部忽视党的理论的学习,不读书看报,不调查研究,信念模糊;有些党员干部作风漂浮,敷衍塞责,对群众漠不关心等等。这样的干部其思想政治工作效力可想而知,因此必须从转变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入手,解决党风政风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带动社会风气好转,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坚持“四个结合”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会组织一定要有所作为,实践中应注意坚持“四个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思想教育工作单纯依靠政治思想工作部门已经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对象难以覆盖,内容难以包容,方法难以奏效,效果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立体网络体系,实现党委统领指导,专业部门积极组织,社会各方面广泛配合,人民群众普遍参与的工作格局。
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实践证明,只讲空话,不办实事,思想政治工作不但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诚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把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注重“言教”与突出“身教”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避免和克服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的窘境,必须始终把身教与言教结合起来,必须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言行一致。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
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应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四个创新。一是意识创新。要树立大局意识,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自觉服从服务这个中心。二是内容创新。加强信仰、信念、信任、信心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是方法创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正面教育、典型引路、群众性自我教育、个别谈心等方法,要切实体现时代内涵,利用好现代科技成果,善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求取得实效。四是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应由主体单一化、手段程式化向主体多元化、手段多样化转变,实现教育、制度、法治多管齐下,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由虚转实、由软转硬。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大胆探索创新。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体现新优势并发挥新作用。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