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根本
来源: 作者: 王 伟 发布时间:2009-06-09 (阅读次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根本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教授  王  伟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无疑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公民意识教育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公民意识以建设民主法治、追求自由平等、崇尚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公民意识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关键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公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公民意识教育的正确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领。我国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而言还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培育公民意识,就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凝聚各方力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引领的公民意识教育,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这有利于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荡;有利于公民意识在文化交流和比较中融合、发展。

  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伟大业绩的力量源泉,而且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对公民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强烈的影响,使公民从小使用祖国的语言,掌握祖国的文化,继承祖国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和习惯;使公民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公民意识又是同时代发展相互促进、同时代精神相互激荡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国家政通人和、兴旺发达;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让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迸发,成功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正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的发扬,与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规范。“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一个合格的公民,身上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懂得承担社会责任。公民意识教育只有与社会主义道德有机结合起来,使公民养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履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道德准则,形成互谅互让、友好协商的道德风尚,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形成。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荣誉、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对于培养公民意识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公民是否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重要标志。很难想象,一个不知何为荣辱的人,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该成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最益人智是好书   下一篇: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