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创业培训>文章内容
鹭岛涌动创业潮——厦门“1+1群”创业培训模式探详(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4-10-17 (阅读次数:

扶持一人创业 带动一群人就业 当个小老板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难

  在厦门市中心的SM商城地下一层,在鳞次栉比的时装、装饰品商店间,有一家干花店——花语轩花店每天吸引了许多爱美的年轻人光顾。花店老板就是参加“1+1群”创业培训后鼓起勇气成功创业的。仅仅八九个月,这家花店已在厦门好又多购物中心、定安广场两家大商场“繁殖”出两家连锁店。

  35岁的戚育红曾经在多家公司做过办事员。去年失业期间,一直对插花艺术颇感兴趣的她,参加培训班学会了花艺设计。当媒体刊登出劳动保障部门举办“1+1群”创业培训的消息后,深埋在戚育红心中的创业种子发芽了。经过培训班上政府官员鼓劲、企业家传艺、专家解析,戚育红坚定了创业信心,当即写出自己的项目策划书,并根据专家建议改变了原有的财务计划、场地面积等。培训班结束后,小戚投资10万元的干花店开张。由于项目定位准确、财务计划合理、店面位置优越,加上店里的干花色彩绚丽、造型独特,小店干花畅销,生意日隆。看到花语轩经营得这么好,又有两人要求加盟。现在,戚育红既是本店老板,又是连锁店艺术顾问,收入可观。3家店还带动了其他9个人就业,他们的月收入也都在1000元左右。

  八九个月,花店投资额已收回一半。小戚对眼下的收益很满意。她说,当办事员时,常常想自己干点事,但总觉得创业艰难。参加创业培训,经过专家指点,发现只要定位准、用心做,当个小老板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难。

  和戚育红一样,厦门市经“1+1群”创业培训班点化,圆了创业梦并带动其他人就业的335名下岗失业人员大都有同样的感受。

  探究起渊源来,厦门创出“1+1群”创业培训模式也是经过了几年摸索。作为经济特区,厦门市GDP增长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历年在福建排名第一。但令政府挠头的是,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技术劳动者严重短缺的城市,一方面,厦门市每年要使用数十万外来劳动力,人数已超过本地劳动力规模;另一方面,本市登记失业人数达1.9万人,2.7万人领取了《再就业优惠证》,城镇登记失业率已攀升到4.34%。

  在对本地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再就业培训过程中,厦门市摸索出“1+1”订单式培训模式,即“企业出岗位,政府管培训”,由政府和企业联合培训、招聘下岗失业人员。2002年9月开始,运行一年,成效显著:吸引20多家企业加盟,培训23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其中80%实现再就业,远远高于一般的再就业培训就业率。厦门市劳动保障部门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感到,“1+1”培训固然有效,但也只是实现了就业岗位与下岗失业人员间的迅速对接,降低了岗位流失率,但社会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增加。而促进就业,根本在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厦门市劳动保障部门分析下岗失业人员特点后感到,这部分人具有较多的创业优势:有多年工作经验;许多人有一点资金积累;在本市社会关系较广。抽样调查也发现,许多人有创业的梦想,缺乏的只是勇气和技能。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创办你的企业”教程,借鉴其他城市经验,他们认识到:创业,是一种能力,经过培训,下岗失业人员中也有一些人能成为小老板。


上一篇:鹭岛涌动创业潮——厦门“1+1群”创业培训模式探详(三)   下一篇:鹭岛涌动创业潮——厦门“1+1群”创业培训模式探详(一)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