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技能竞赛>文章内容
南宁劳动竞赛跃上新水平
来源:中国职工科技报 作者:本报讯 发布时间:2007-09-28 (阅读次数: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总工会组织广大职工深入扎实地开展劳动竞赛,并在竞赛中大胆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2006年以来,全市参加各种形式的“建功杯”劳动竞赛企业有3780家,参赛职工人数达31万人次,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9万条,有l 8万人次参加岗位培训、技术练兵、技能比赛活动;职工攻克技术难关、技术改进和技术革新等项目17800项,全市职工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共创经济效益60亿元,为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能力,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南宁市建立了由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办、部门配合、职工参与的劳动竞赛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党、政、工领导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的工作大格局。竞赛组织机构既制定长计划,又做短安排,既精心策划,又抓好落实。同时,按照竞赛方案制定的评比标准和条件,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加强指导,严格做好考核评比工作,积极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研究制定奖励办法,提出政策建议。如在振兴南宁“创新·经济效益杯”竞赛活动中,市总工会在代政府制定方案中就明确提出,凡评上金、银、铜杯的企业均给予奖励。奖金提取比例分别为企业利润的1.8%、1.5%、1.2%,奖金惠及全体员工。同时还提出,凡连续三年获金杯奖的企业,由市委、市政府授予“南宁市明星企业”,并给予厂长(经理)、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一次性奖励10000元,给予“创新明星”、“十佳员工”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劳动竞赛成绩突出单位和个人,市总工会还优先推荐为“南宁五一劳动奖状”和“南宁五一劳动奖章”候选单位和候选人。
    他们不断创新竞赛内容,使竞赛实现由数量、进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体力型向脑力、科学型转变,先后在全市3300家企事业开展适应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竞赛活动。组织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职工围绕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内容,开展振兴南宁“创新·经济效益杯”劳动竞赛活动;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点工程中,组织广大职工围绕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效益等内容开展“增光杯”竞赛活动;在商贸、旅游服务行业组织广大职工围绕业务水平、服务质量、群众满意等内容开展“讲诚信、创品牌”竞赛活动;在全市企业中组织广大职工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降本增效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在全市职工中开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资源综合利用竞赛活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南宁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活动。
    为使“建功杯”竞赛更加贴近实际,市总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单位提出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并注意把综合性竞赛与单项性竞赛相结合,长效性竞赛与“短、平、快”竞赛相结合。如在振兴南宁“创新·经济效益杯”竞赛中,组织工业、交通系统企业着重以开展“五个新”(提出一条新建议、学习一门新技术、推广一项新工艺、刷新一次新纪录、创新一次新成果)活动为载体,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建筑、市政、房地产行业,着重开展以“五比五赛”(比工程质量,赛工程的优良率;比工程进度,赛生产计划的完成率;比安全生产,赛减少事故发生率;比合同管理,赛执行合同的严肃性;比文明施工,赛管理水平)内容的竞赛活动为载体,努力促进企业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合同管理、文明施工等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商贸、旅游服务行业,着重以开展“讲诚信、创品牌”满意在邕城竞赛活动为载体,突出规范服务、星级服务、品牌服务,树立首府“窗口”形象。全市劳动竞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载体新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为了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组织者打破国有与非国有经济、国有职工与农民工、生产领域与非生产领域界限,把劳动竞赛扩展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整个竞赛工作覆盖到不同层面,不同行业,拓展到不同领域,延伸到车间、班组和岗位,深入到广大职工心里,形成了浓厚的竞赛氛围和奋发向上、拼搏奋进、你追我赶的良好格局。
上一篇:川东钻探公司开展钻井技术比武   下一篇:中国石油杯亿万职工奥运知识竞赛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