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可输出劳动力约500万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4-30 (阅读次数:
)
|
|
广东可输出劳动力约500万
兄弟城市积极响应 知名企业一同坐镇 诸路大军纷纷加盟
本报记者王雅报道在即将开幕的“泛珠三角九省(区)劳务合作洽谈暨技术技能人才招聘会”上,惠州、梅州、湛江等兄弟城市纷纷作出积极响应,而深圳又有200家知名企业也一同坐镇,在诸路大军的加盟下,广东省代表团以雄厚的实力将在招聘会上独挡一面。昨天,记者特别联系了惠州、梅州、湛江三城市的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他们纷纷表示,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此行他们不仅要输出劳动力,更希望能招到适合的人才回去,其中普通技术型人才是他们青睐的焦点所在。
广东省是劳务工作大省,承担组织本地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外来工入粤就业管理服务的双重繁重任务。据统计,2001年至2004年6月底,全省新增转移就业147万人,仅今年上半年新增转移就业就有32万人,截至2003年底,农村户籍人口约5200万人,劳动力约2800万人,富余约1600万人,其中已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有1100万左右,剩余约500万人滞留在农村,在这些可输出的劳动力中,初中文化及初中文化以下的占80%,就业前有一技之长的占10%。
其中,惠州、梅州、湛江是劳务工输出比较集中的城市,当地的人才职业介绍中心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全套的劳务服务。
惠州:6万岗位亟需合适人才
据惠州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刘惠臣介绍,虽然他们也非常重视此次“泛珠三角九省(区)劳务合作洽谈暨技术技能人才招聘会”,但他们也欠缺一些自信,因为当地现有空余岗位6万个,亟需合适的人才,“我们预感此次去招揽人才可能会比较难,单就城市的竞争力而言,我们没法跟深圳相比,人家肯定会首选深圳。”据了解,目前惠州空余的这些岗位中,主要欠缺的是普通工种和高级石油化工行业等方面的技术人员,“这种现象主要是结构性的矛盾,在当地这样的人才确实很难招到。”
同时,惠州也带来了1000千人的可输出劳动力信息,据刘惠臣主任介绍,相对于其他省份而言,他们当地的劳务工思想观念比较新,因为身边一直是频繁的劳动力输出、输入现象,他们听得多、看得多,长期耳濡目染,所以会更容易接受企业的各项要求,较快融入企业运转的大轨道中。这个特点会让他们就工后的状态比较稳定,不容易跳槽,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梅州:希望人才“回流”家乡
据梅州市就业服务中心介绍,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许多工厂进驻,当地现在空缺了大量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此次洽谈会我们希望能招到适合我们当地发展的人才过来,而且也非常希望能把以前输出的人才“回流”到家乡。据了解,梅州市当地空缺的岗位主要集中在服务加工行业、玩具制造业等技术行业领域,而且主要欠缺的还是普通技术型劳务工。
湛江:学习城市劳务服务经验
据湛江市职业介绍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约有100余万,可输出的有50余万,此次主要目的就是来参观、学习,看其他兄弟省份或城市如何发展自己的劳务服务,尤其是这种广泛领域内的劳务交流合作,同时也广泛地收集相关信息,回去后进一步深入地开展工作。
招聘会将为九大劳务输出大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吴擎柱、王雅)
|
上一篇:广州深圳中山江门逐一看 珠三角急需哪些人才? 下一篇:河北:公开招聘10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