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职场动态>文章内容
2008中国IC设计工程师需25万人 目前不到4000人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4-30 (阅读次数:
继“引资大战”之后,一场“人才争夺大戏”紧接着在上海和苏州之间展开。早报记者昨天从苏州市人才市场服务中心市场招聘部获悉,今天上午,上海人才市场将组织来自张江等高科技开发区的近30家企业来苏州,推出“苏州大型人才交流会——上海IC企业专区面洽会”,欲一举在苏州“猎”取数百位IC人才。

  记者从苏州市人才市场服务中心提供的一份招聘会文件上看到,这次从上海过去的IC企业来头着实不小:除了中芯国际、台积电、宏力半导体这些在业内大名鼎鼎的IC龙头厂商之外,还有威宇、华虹、贝岭等20多家IC封装测试巨头。

  苏州市人才市场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上海一直以来都是长三角的人才高地,因此,以往都是苏州企业到上海开招聘会、挖人才。现在上海开始把吸引人才的目光投向外地,这对IC人才本就十分紧缺的苏州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考虑到上海的区位优势及开出的优厚待遇,苏州方面特别担心此次会被“卷”走一批IC人才。

  “这次大规模组团招聘凸显了长三角IC高端人才奇缺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沪苏两市的竞争已经从招商引资延伸到人才招聘,争夺日趋白热化。”观察人士分析说。

  眼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猛,已成长为仅次于美、日的世界第三大集成电路市场。而上海和苏州两地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招商环境,更吸引了一大批IC大厂的入驻。就在两天前,由马来西亚丰隆集团投资的嘉盛半导体和世界第三大芯片制造商德国英飞凌投资10亿美元的生产基地分别在苏州工业园区投产、开工。

  和跨国IC巨头频频光顾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国内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却极度短缺。上海半导体和IC研讨会曾发布消息说:2008年中国IC产业对IC设计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人,而目前只有不到4000人。以中芯国际为例,在目前的3000名员工当中,1/3的中高级技术中坚人才几乎全是海外或境外人士,技术领域的本土化人才几乎为零。(陈其珏)

上一篇:中国职业英语基准报告:上海职场英语门槛最高   下一篇:东莞技术营销人才告急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