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民工荒的背后 |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4-30 (阅读次数:
)
|
|
关于民工荒的种种原因,学界有很多探讨。2006年6至8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再次深入珠三角地区的东莞、广州市的花都等地民营企业进行深度访谈、观察有关现象,再次引起我们深思。
95%的民营企业招不到民工原因不是工资低
珠三角地区绝大多数企业民工工资超过广东省最近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我们所到的厂家,最低工资每月都有800元以上,大中型企业已经超过1200元。有些厂家打出招工广告,声明男女不限,年龄不限,地区不限,试用不限。按有的企业老板的话说,只要人来,其他好说。有的厂家派车到车站拉人,若是条件不满意,开车送人。因为厂家急需要人,一些厂家开工不足,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不敢大量接业务。类似现象在内地也已经存在。
珠三角城镇满街都是外来人口,做工的比例却不高
在珠三角地区城镇,你可以看到满街都是人山人海,游手好闲的青年人占更多比例,他们都是来自农村第二代农民工,到珠三角实现他们的梦。然而,相比于他们的父辈或是兄长那一代,进城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不是解决温饱,他们更多的是把打工当作开阔眼界,寻找机会的手段。他们的求职取向更倾向于工时短、工资高、环境好的企业,而不是靠加班计件来获得更多的收入。此外,街上24时开放的网吧里基本上是外来人员,再看一些小巷子里,一片麻将声里也多半是外来人员。
民工荒苦了企业老板
民工潮似大海潮水般掩盖了我们的视线,也误导用工企业产生了“无限供给”这样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决定了企业对民工的态度,也是民工荒的主要因素。
我们对这几年珠三角企业的招工条件进行了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受民工潮的影响,开出的招工条件是一家比一家苛刻,虽然这些年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但民工的工资待遇却是多少年来基本没有大的变动。不过,我们同时又了解到,在2005年以前,一些大企业不存在民工荒问题,而如今这些企业老板整天为招工难而苦恼。
但民工荒也误导了农民工,特别是第二代或新生代农民工。他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扣压一个月工资不发也不在乎,因为到处在闹民工荒,这些青年民工出了这家厂就进那家厂。一个企业老板告诉我们,他们厂有几个青年工人,由于每月保底工资800元,但是他们每月干300元的事就不再干了,也就是厂家每月要补贴每人500元。说完,老板只是摇头,感叹不已。
职能部门监管不力
虽然针对外来工有《劳动法》等相关法规的保障,但在珠三角一些工厂,《劳动法》形同虚设,外来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一些必需的生活与人身保障,至于任意延长工时,在珠三角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是经常的事。另外,民营企业办得太滥,不管条件是否成熟,只要某某租一间房,招几个工人,就办起一个工厂。有的工厂今天开办,明天就倒闭。出现这些现象,很大部分原因是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管理人员失职。
由此看来,我们要重新审视民工荒现象,要有科学的办法。一方面,政府与企业老板、社会与城市居民都要关心农民工;另一方面,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要提上议事日程。
来源:江西日报
|
上一篇:广播人才招聘成江城才市亮点 下一篇:济南:机械类和电子类人才紧俏 |
|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