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职工素质工程>道德素质>文章内容
大灾悲切中感受人间大爱—一位灾区志愿者的自述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张敏 发布时间:2008-06-29 (阅读次数:
 

志愿者刘远贵(右一)与被救助的灾区群众在一起合影。

    5·12汶川地震后的第3天,一位名叫刘远贵的40岁职工买了上万元的食品和药品,驾驶私家车从重庆紧急赶赴灾区,成为到四川的14.7万志愿者之一。
    在灾区短短的5天中,刘远贵顶着余震的危险,参与并成功地救出了埋在废墟中96小时的17岁男孩刘振明;他自掏汽油费,前前后后共行程了3500公里,帮助运送伤员18名。
    在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困境绝地,一位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品质诠释着高尚的道德。在灾难面前,一位企业职工演绎着深切、透彻的真情。在民生有痛之时,一位志愿者书写了一段感人篇章。
    几天前,记者见到了刘远贵,听他讲述了那几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领导的短信是对我此举的支持

    我是中建五局三公司重庆“中新城上城”项目部综合办主任。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我正在重庆“中新城上城”项目工地上班。地震发生后,我时刻关注着媒体关于地震灾区的报道,心里惦记着灾区百姓的安危。想到还有许多人被埋在废墟中,我心里隐隐作痛,恨不能马上到灾区去挽救尚待救助的人们。
    5月14日上午,我在去单位的路上,从车里的广播中听到灾区急需药品、食品、矿泉水的呼吁,我当即下定决心,马上到灾区去,去当志愿者。
    到单位后,我跟部门有关同志交代了工作,并给正在都江堰救灾的领导发了一个短信,把我想到灾区去当志愿者的想法说了。发完短信后,我心里有点打鼓,领导能同意我去吗?
    没想到,领导马上给我回了短信:“一定要注意安全,随时保持联系。”看到这条短信我很感动,这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此举的支持呀。
    【记者旁白】
    一位普通职工把拯救别人的生命当成自己的责任,怀着对灾区群众的朴素感情,自愿到最危险的地方进行救助,这种义举,不仅让我们看到世间手手相挽的亲情,看到大灾悲切中涌动的大爱,更代表着一种现代公民意识的趋于成熟。
    刘远贵到灾区去当志愿者之所以能成行,还与他的领导胸襟分不开,有啥样的领导就有啥样的兵。

6公里路程开了近1小时的车

    15日一大早,我就驾车上路了。下午3时,我赶到了绵竹县的兴隆镇,这是受灾最重的地方之一。看到眼前一片片的废墟,看到身边一个个地动山摇后的惨景,我流下了眼泪。
    我将随车携带的部分物品交给了镇长,希望他把这些物资分发给灾民。
    我没经历过地震,更没看到过地震过后的惨状。可眼前的一切告诉我,这里最需要救助,这里最需要温暖,这里是我最需要来的地方。
    从兴隆镇政府办公地出来,我又继续开车往汉旺镇赶。仅仅6公里,我开了近一个小时。汉旺镇的灾情比兴隆镇还要严重。光东方汽轮机厂和他们的子弟学校就有1000多人遇难。所有社会车辆在进入汉旺镇镇口后,就不准再往前走了。前边有的村子几乎被两边山体滑坡全部埋没,大量的受灾群众源源不断地往外走。
    远远望去,天上的直升机在不断地空投物资,路面上的军车疾驶而过,救护车鸣着警笛一辆接着一辆往前开,道路相当拥挤。为了不影响军队和医疗救援车辆,我们这些社会车辆被告知不能久留。于是,我又开车往绵阳市赶。
    我知道,那里也需要救助,那里也需要志愿者。我想,不管到哪儿,我都要尽自己微薄之力,哪怕只是给伤员送上一口水,我也要为灾区百姓做点什么。
    【记者旁白】
    灾难考验着一个人的灵魂。当突如其来的大灾夺走我们兄弟姐妹的生命,毁坏了我们的家园时,我们看到废墟之上有着永远压不弯的脊梁,在众多百姓失去亲人后还有永远震不断的手足之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能为灾区百姓做点什么,才聊以心慰,这就是许许多多志愿者的真心写照。

一个面包分8块显示人间真情

    当天晚上快11点时,我赶到了绵阳九洲体育馆。
    在这里,我通过向志愿者招募处介绍我的特长和从事的工作,以及开来了私家车等情况,拿到了编号为NO320的“绵阳市委市政府九洲体育馆抗震救灾志愿者”胸牌,正式开始了志愿者的工作。
    在九洲体育馆,我的工作是巡视,看有没有需要及时帮助的灾民。在一楼的一个角落,我带着十几个孩子做游戏,教他们“深呼吸,面带微笑和旁边的人握手”。我希望帮这些受到灾难惊吓的孩子重新找回勇气。
    在二楼的一个安置区域,我看到有3个小孩子躺在地上的临时铺垫上同看一本书,我和他们聊起天来。14岁的杨兰,她爸爸地震时在北川县城蹬三轮车,地震5天后还没找到;另一个11岁的李娟,她的姐姐李杨在北川中学读高中,至今也没有音信。知道我还要去北川,她们托我一定帮忙找一找,我一一答应了她们,事后虽然也帮她们找了,但遗憾的是都没有找到。
    这里绝大多数幸存人员都有一种心理,那就是亲人没有失去,他们还活着。再加上受灾群众的心里悲痛,很难走出地震恐惧的阴影。
    于是,我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湖南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通过电波呼吁心理医疗专家和有这方面知识的志愿人员尽快来灾区,给灾区的受灾百姓做心理辅导。
    16日下午,我接到指挥部指令,随第二炮兵部队的9个侦察兵来到北川大酒店废墟搜寻。突然,我们看到一路之隔的北川县职教中心有人求救。我们赶紧跑过去,是一位学生家长发现了自己的孩子还活着。他被压在五层楼最底层的一根水泥大梁下,大家拼命地挖,用力刨,有些人在喊着:“坚强,一定要坚强,我们一定能把你救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一边哭一边用双手不停地往外扒废墟。指甲已经破了,手上的肉也破了,但没有疼的感觉。
    1小时40分钟后,我们终于成功地把困在废墟中96个小时的17岁男孩刘振明给救了出来,在场的人都使劲地鼓掌,这是人间友爱的佐证。
    在北川大桥上,我还看到有14个人被堵在断了的大桥上。救援人员找来梯子把他们接出来后,才得知他们已经走了三四天,并且很久没吃没喝了。他们中间最小的只有8岁,年纪最长的已近八旬。
    我把身上仅有的一个面包递给了一个大概五六岁的小男孩。突然,我惊呆了。我看到,小男孩在没有任何人示意的情况下将面包一分为二,递了一半给了一个小女孩,又将剩余的面包一分为二,递一半给老人,面包继续被分开,一个小小的面包,一为二,二为四,四为八。最后被分成八份分别给了所有老人和其他小孩。给他们的两瓶矿泉水,每个人也都只喝一小口,便接着往后传,等14个人都喝过之后,竟然还剩了大半瓶。看到这个情景,谁不感动?
    【记者旁白】
    一个面包分8块,两瓶矿泉水14个人没喝完。别忘了,他们都是受灾之后的饥渴者,但大灾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人性美。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显得是那么有情有义,就连不谙世事的孩子也好像长大了。
    我们为失去亲人与家园而悲伤,我们更为深入神髓的一种血脉相连的亲情而感动。(ebs)


上一篇:抗震救灾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   下一篇:道德模范评选的启示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