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知识型职工>职业人生>文章内容
“先就业后择业”:科学规划进职场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敏 彭德倩 发布时间:2008-04-13 (阅读次数:

  一心想进大型知名外企的管理系大四学生小许最近有点烦:身边同学一个一个工作有了着落,而自己却先后被3家心仪企业打了“回票”。老师、家人都劝他将求职范围放宽些,别老盯着“金字招牌”,可以“先就业后择业”,但小许还是不甘心。

  高校就业指导专家指出,在当前就业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形下,不少学生、家长对“先就业后择业”存在误区。给“先就业后择业”做好科学规划,才能助大学毕业生踏好职场第一步。

  好好把握两个时间段

  “找不到适合我的工作”———小程大专毕业后在家待业已近两年,每每问及原因,她总是这样一句话。抱着“不适合不去,不满意不去”的想法,小程的求职路似乎越走越难。

  华东师大专家指出,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招聘“高峰期”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到当年2月,签约“高峰期”在当年的4月和5月,如果学生囿于某些僵化标准,而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只会对自己不利。若在家“闲”几个月,又得面临与新一届毕业生的竞争,不仅在工作经验方面“白纸一张”,就业心态也易受影响,更不具有什么竞争优势。相反,如果先就业,就能为下一阶段的竞争积累起一定的“资本”。

  “先就业后择业”并不是指先随随便便找个工作,然后“逮”着个机会就跳槽。如果具有相当的实力,当然可以去竞争心目中的好单位和好岗位;而如果竞争力还不够强,则应该把心放平、眼界放低,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

  不妨试试“三圈理论”

  “先就业后择业,决不是不挑不拣,而应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能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为自己奠定基础的工作”,不少高校就业指导专家强调,这也是一种就业质量。

  上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佩华说,初次就业并非终身就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能眼界太高,期望“一步到位”。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呈“阶梯”型的,根据自身发展的水平,抓住各种各样机遇,通过一个又一个岗位不断成长。

  有这样一个“三圈理论”:学生求职时,先考虑“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就业市场需要什么”,然后寻找这三个“圆圈”的交集,最终确定自己的方向。2002年从立信会计学院毕业的大专生小王,用5年时间圆了“进世界500强企业”之梦,还成了公司的财务骨干。当年他从月收入1000元出头的小公司会计岗位干起,一边熟悉业务、积累实践经验,一边努力充电———自考获得会计本科学历,考出注册会计师证书。随着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他的职场竞争力也不断增强,两次“跳槽”,收入越跳越高,发展空间也更为广阔。

  就业先过“心理关”

  专家指出,先就业后择业,关键要过“心理关”,只有摆正位置,认清目标,不断修正,才能走稳职场路。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学生小刘,毕业后进入一家从事并购的小公司工作。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进了一家小公司,是否“掉价”?小刘也曾犹豫过。但是,在这家公司实习阶段,小刘获得了独立负责小项目、独自出差考察目标公司等许多锻炼机会,每天都能学到许多东西。这些都让他心动,并最终选择了这个并没有太多“光环”的岗位。小刘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要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多地吸收行业知识、增长能力,全方位历练。

  先就业后择业,有时也能“歪打正着”。华师大中文系学生小章,一直有志于新闻事业,但是毕业那年媒体单位需求不旺,接触多家都未能如愿,她决定先落脚一家出版社当编辑,锻炼一下文字能力。谁知3年干下来,小章如鱼得水,联系作者、内容审核、确定封面,样样“一把抓”。她说:“这个岗位给了我很大的职业成就感,今后要扎下根来,继续努力。”(ebs)


上一篇:知识改变命运 技能成就人生——杨杰   下一篇:昆明市总工会“开大课”免费培训“困难户”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