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双峰电力局技术员
一个拥有9项科技成果的农电工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电力局职工胡永钦先进事迹
从农民到农电工,从农电工到农电专家,每一个转折都是一道知识和技能的阶梯。只有勤于钻研、持之以恒的人,才能实现这样的跨越。 湖南娄底双峰电力局农电工作部技术员胡永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出身于贫寒的农家,种过田,挖过煤,在乡镇农电所跑过外线,干过内勤,当过副所长、所长。在从事农电服务的25年职业生涯中,他孜孜不倦学习,立足岗位探索,凭借扎实的电子和电脑技术功底,先后研发9项科技成果,在“科技农电”的重大变革中步步为营,一马当先,即使是身患恶性脑瘤仍然百折不回,赢得了从用户到同行的广泛赞赏和钦佩。 在荣获全省“农电优质服务先进人物”、“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班组长”、“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等一系列荣誉之后,胡永钦去年还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被湖南省总工会授予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殊荣,获得了省电力公司破格批转其为全民制电力员工的罕见奖赏。
有知识,工人就有力量 今年45岁的胡永钦钟爱电子和电脑技术,缘于上中学时对物理课尤其是电学知识的爱好。起点虽然不高,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上动手能力很强的天赋,早年在村里当电工时 ,他就组装过一台小功率的水力发电机。他利用自家门前落差不过3米的小河水势发电,居然使家里的用电能够自给自足。 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动手,是胡永钦的过人之处。在当地一家上千职工的乡镇企业打工时,当时20岁不到的毛头小伙竟因此很快脱颖而出,年纪最小却当上了该厂电工班的班长,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1983年考进乡电管站当上农电工后,胡永钦负责辖区内各大厂矿设备的电力安装调试和线路故障维护。工作的环境变了,工作的对象更复杂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了,“老本”差不多已经“吃”光,靠自学又一时跟不上趟。于是,他在单位的支持下,自费到长沙大学学习电子技术及电脑知识,节假日却回到单位值班,在工作实践中运用所学、验证所学。机遇从来就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在城里整整两年时间的系统学习,胡永钦打开了信息技术的大门。1989年,他花1万多元买来了一台连硬盘都没有的二手电脑,从打印统计报表 、文稿等简单操作开始,第一次把电脑的运用跟自己的工作联系到了一起。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升级,善于学习、钻研的胡永钦也逐步成了软件编程远近知名的行家里手。 胡永钦痴迷于电子和电脑技术,以至于把自家的住宅改装成“实验室”,原本是书房、卧室、储藏间的几间房子,分别被他改造成“成品车间”、“老化实验室”、“调试检定车间”。设施设备虽然都是从各地“淘”来的二手货,但“三相电能表校验台”,“电子移相调压装置”、 用旧消毒柜改装的“老化仪”等大型装置一应俱全,具备相当管用的研发、制造能力。大到目前城里流行的IC卡电费表,小到一只普通电表,他都能足不出户一两个晚上制作出手,跟正规生产厂家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如出一辙。由于敢于尝试、善于动手,在胡永钦的手下,没有哪件设备会“破”到不听他“使唤”的程度。连多年前家里使用过的一台586型电脑,都被他改装成了“卡拉OK点歌系统”用于家庭娱乐。因为他认同这样的理念:“知识就是力量”,“废弃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有抱负,处处就有创新 “因为热爱而执着,因为奉献而快乐。”对于胡永钦来说,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把复杂变简单、把繁琐变方便,破解农电工作在发展中遭遇的各类技术瓶颈,是他最大的追求和抱负。农电服务涉及的点多面广,农电工的任务重,劳动强度大。为了工作起来更快捷、更准确、更方便,胡永钦常常琢磨如何巧干的诀窍,由此先后开发出了9项科技成果。 1989年,针对农电收费中复杂、繁琐、工作量大的手工开票,胡永钦花了近3个月时间,用“淘”来的二手电脑和打印机,在当时还没有电子表格的情况下,以DBS3语言编写了他的第一个程序《电量电费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使他所在的供电所成为娄底市首家、并且也是唯一一家用电脑开票的供电所,引起一时轰动。此后的10多年里,尝到科技创新甜头的胡永钦一发不可收拾,又相继研发出了《银电联网收费系统》、《供电所综合管理软件》等8套农电管理应用系统。其中,2002年开发并获得国家专利的《配电运行远程监控系统》,当年在双峰全县800多个农村综合台区投入运行,通过遥信、遥测、遥控功能,对农村配电台区漏电保护器进行远程控制,同时还可监视配电台区电压、电流、漏电电流、开关状态以及遥测用户电量。以前需要一个班组的人花上好几天才能完成的工作,有了这套系统后只需要一个员工坐在电脑前就能了如指掌。 2006年,胡永钦完成的《农村低压电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低压线损,每30分钟计算一次线损,每5分钟进行一次巡检,实时监控电力设施被盗、窃电、断线等电网异常情况并及时告警报出具体位置,每年可平均下降线损4个百分点,仅一个供电所平均每年就可减少电网损失近5万元、同时增加利润10余万元。 科技元素的引入,如同给农电服务的发展插上翅膀。从1998年到2007年担任双峰永丰供电所所长期间,胡永钦推动该所“科技农电”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供电所的前列,先后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农电文明示范窗口”、湖南省电力公司“十佳优质服务明星单位”等荣誉称号。在胡永钦的带动和影响下,娄底电业局员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普遍提升“学习力”,涌现出了一批学有所成的“学习明星”,该局也由此荣获“湖南省首届十佳学习型企业”称号。 有大爱,生命就有光华 从农民到农电工,从农电工到农电专家,这既是胡永钦的人生轨迹,也是他持之以恒勤学苦思、臻于至善之境的注脚。2005年12月28日晚,正当胡永钦研发的《农村低压电网监控系统》接受初步验收时,他因突发昏迷被送医院确诊为恶性脑瘤。此后,历经开颅手术、12次化疗和2次发病,他却重病在身仍照常工作。他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肿瘤会长在我的脑子里,化疗回来后,我的性格变焦躁了,脾气也大了,常常对老婆发脾气。可是一坐在电脑前,一接听用户的电话,我总能平静下来。我不知道还能活多久,趁现在还能动就要多工作一天,如果有一天想做却做不了,那不真没辙了?” 心有大爱,心存坚毅,才会只争朝夕。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胡永钦完成了《农村低压电网监控系统》的完善、安装和调试,用它来遮蔽来自现实世界的风雨,忘却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正是在每两个月就要做一次化疗的艰难时刻,胡永钦一边宽慰父母和妻子,一边坚持上班,接到用户的紧急求助他照样爬电杆查线路、换设备; 正是这样一个时刻被病痛折磨着的胡永钦,在今年初历史罕见的冰灾来临之时,毅然决然地奔赴在各个抢险救灾保供电现场,常常在风霜雨雪中鏖战到凌晨一两点…… 作为一个依托广阔农村成长起来的农电员工,胡永钦对广大农民用户们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率先在全省农电系统提出并带领农电所职工实践“五心”、“五好”服务理念,即“知心、热心、耐心、诚心、关心”、“语言艺术好、技术过硬好、质量保证好、难题解决好、需要满足好”,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电力用户的信赖。 一位跟胡永钦共事多年的农电工王海明说,他非常敬佩胡永钦,不仅为胡永钦时刻关心他人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还在于跟他一起工作能够学到许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分享他勤于钻研、善于学习的技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正如胡永钦所说:“经历过严冬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生与死考验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贵。我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我懂得争分夺秒为企业作贡献,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是报答组织对我关怀的最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