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2008创争专区>候选标兵个人>文章内容
(福建)肖德虹事迹介绍
来源:全国创争总网 作者(编辑):丁之合 发布时间:2008-11-05 (阅读次数:

 

福建龙麟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坚持科学发展观、勤奋学习、自强不息、
创争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
———— 肖德虹同志事迹材料

      肖德虹,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经济师,1969年12月生,现任新罗区政协十二届常委、中国水泥协会常务理事、龙岩市工商联(总商会)第三届委员、新罗区工商联(总商会)第九届执委会常委,龙岩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龙岩市标准协会副理事长;新罗区青年企业家常务理事;福建龙麟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技术中心主任。他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高尚,能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参加工作十几年来,他把个人前途与党的事业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凭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高度责任心,践行自己对事业的坚韧追求,逐渐由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优秀企业家和技术管理人才,在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990年从技校毕业后,肖德虹同志进入了水泥厂当一名普通员工,他具有强烈的学习进取愿望和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为了胜任岗位工作,在领导和工人师傅的支持和鼓励下,他白天和大家一起上班,脏活累活抢着干,苦练基本功,晚上还挑灯夜读,坚持学习业务技术知识,浏览了大量的科技书籍,并做了数万字的学习笔记,遇到难题,就向别人虚心求教,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用在学习上。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他快速地熟悉并掌握了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技术。他经历了厂里大部分生产岗位,培养了对水泥专业的浓厚兴趣,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并能理论结合实际,运用学到的知识为企业管理出谋划策,解决疑难问题,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台时产量,在工作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赢得了员工信服和领导的信任,被破格提拔到技术管理岗位。虽然地位变了,但作风没有变,他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经常深入现场,和工人一起加班加点,共同探讨技术问题,制定简捷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生产运行的正常。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摸爬滚打的他深知,要当好一名新时代的知识型职工,就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和超越自己,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企业转型的需要。多年来,他十分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坚持自学和进修相结合,不但在百忙中挤出时间继续学习,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专业培训,并踏上漫长艰辛的求学之路,到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企业学习取经,了解行业前沿科技动态,开阔自己的视觉和思维。89年他以优异成绩从闽西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在承担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又积极参加清华大学工商管理课程研修深造,使个人的专业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特别是能学以致用,通过亲自组织和主持一些企业重大的质量和技术攻关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驾驭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成为一名精通水泥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行家。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下,企业营造了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大大提升了团队的执行力,也为建设水泥基地储备了人才队伍。 
      龙麟集团是我省水泥骨干企业,是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大型企业(全国60家,福建省仅有两家)。作为集团公司的技术中心主任,肖德虹同志具体负责企业的技术、技改和质量方面工作。他敢挑重担,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企业作为接受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以结构优化、产品升级为切入点,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把握机遇,更新设备、改造传统工艺,进行包括环保项目治理在内的一系列技改,使工艺装备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达到预期的效果。几年来,他团结和带动技术人员,对工艺生产线原设计方案不完善的地方,大胆进行全面有效的革新,群策群力,先后完成了2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成功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企业直接创造效益3500多万元。通过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优化组合,挖潜降耗,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使公司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始终能保持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2002年,在被省经贸委表彰为“十五技术改造优秀项目”的2000T/D熟料新型干法回转窑(Ⅰ期)生产线及配套余热发电项目的筹建过程中,他受命担任总指挥后就一头扎进工地,坚持和施工人员吃住在一起,处处以身作则,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夜以继日奋战在施工现场。在安装调试阶段,他一丝不苟,认真复核设备技术参数,快速查找故障点,攻克了一系列高难度问题,使组装达到更高的精度标准。通过精心组织,科学指挥,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从破土动工到正式投产,创造了国内同行业中工期最短、投资最省、技术装备最先进,仅仅用一个月时间的调试就达产达标,并在运行中实现了超设计能力生产的目标。该生产线当时以其技术装备现代化、工业控制自动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科学化等优势,凸显出低耗、高效、优质、环保等先进性能,是新型干法回转窑窑水泥生产线的精品工程,而且产业带动力强,示范辐射面广,规模效益好,整体提高了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形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非常强、难度非常大的工作。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水泥产业的升级换代步伐,尽快向高新技术型、环保型企业的转变,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公司积极实施产品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在肖德虹同志任总指挥的5000T/D熟料新型干法回转窑(Ⅱ期)生产线及其配套工程的施工建设已于2007年10月竣工投产,它将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强力的助推作用,并带动当地行业的科技进步,集团已形成380万吨产能,实现年产值10亿元,上缴税收8000多万元,为实现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当今科技的发展进步对现代管理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肖德虹同志善于将学习成果应用在生产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他全方位推行现代企业运作模式,以实施品牌战略为契机,严格遵循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质量管理制度,从强化基础管理入手,结合实际,健全和完善了包括技术、质量、安全和环保节能的标准化体系,使水泥产品内定的质量指标、物理性能均优于国家标准。尤其是注重在“精、细、严、实”上下功夫,把考核指标与经济责任制挂钩,通过分解、细化质量指标,严格工艺规范,强化各道工序的监控,从原辅材料进厂到成品出仓直至售后服务都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整个工作过程都能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为准则来进行。科技创新加快了品牌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科学的检测手段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公司主导产品“龙麟”牌、“闽强”牌 水泥以其优良独特的品质,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和“福建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消费者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产品畅销省内外广大城乡,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铁路、港口码头、桥梁涵洞、工业民用高层建筑,成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首选品牌之一,深受用户的青睐和信赖。公司以高品质的产品来征服市场,赢得客户,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高品位、高附加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地方经济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业绩斐然,公司获得“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福建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福建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福建省节能先进企业”、“福建民营企业100强”、“闽西企业30强”等殊荣,2008年6月份率先通过国家测量体系认证,这一切无不渗透肖德虹同志的一份心血,他也因工作出色先后获得全国和省、市、区等各级主管部门表彰为“先进企业工作者”、“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07年荣获“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08年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等诸多荣誉。 
      肖德虹同志的成长,离不开党的教育培养,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和企业提供的求知平台,在成绩荣誉面前,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掌握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补充,只有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打造学习型的团队,带领队伍不断创造新业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才能为实现企业价值的升华。前进之路永无止境,水泥行业当前的压力和未来新一轮发展正赋予自己更加艰巨的使命,他决心团结大家,在新的征途上不断超越,再攀高峰!


上一篇:(福建)许跃华事迹介绍   下一篇:(安徽)陈曦事迹介绍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职工学习网 |中国特色总网 |中国国情手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