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信息中心主任
学习无尽涯 创新无止境 泰州供电公司许杏桃事迹材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用电量成几倍、几十倍地增长。然而我国电网建设却相对滞后,电网电能损耗急剧增加。仅2006年,我国电网损失电量多达2000亿千瓦时,超过两个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同时,由于电网电压不稳,导致电器设备能量转换效率低下,全国每年直接浪费电能至少500亿千瓦时,由此造成的间接损失则更是无法估算。 然而,有一位普通的技术人员,大胆地对这个全国性难题发起了挑战。十七年的奋斗结出硕果,他主持开发的“供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集中控制系统”等系列产品,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式,开创了电网节能技术的新时代。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国家电网报“感动2006十大人物”——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信息中心主任许杏桃。 一切还得从十七年前说起。1991年,许杏桃从长沙电力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兴化县供电局工作。当时兴化的电网供电质量很差、配电线路电能损耗几乎达到用户电量的一半。同时由于电网电压普遍偏低,经常造成工厂、田头电机成片烧毁。这种电网的落后面貌,深深触动了年轻的许杏桃,一种强烈的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激发了他矢志改变这种状况的决心。从此,他一头扑到了电网节能、稳压方面的研究里。兴化市大大小小的乡村街道,时常出现他忙碌的身影。了解情况,收集数据,讨论研究,越是偏远的地方,越容易看到他的足迹。晚上回到家,他还埋头于各种专业书籍,钻研理论知识。1997年,许杏桃被调到泰州供电局工作,这给了他更大的发展平台。通过几年工作实践和理论分析,他发现造成电网电能损耗大、电压不稳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电网建设和管理中“无功电压”应用水平的低下。于是,有着深厚电学理论功底的许杏桃便主动当起了电界“玄”学的传授者。他针对基层电力技术人员的实际文化水平和现实需求,集6年研究成果,夜以继日,编写了长达10万字的《无功电力与补偿技术》专业教材。随后,他带领10人组成的讲解团,深入到泰州120个乡镇,完成了泰州所有农电人员、村电工、用户电工及电力技术人员共8000多人的培训。他编写的教材和亲自执掌的培训,实现了复杂的理论实用化,深奥的理论田头化,使基层电力技术人员和电工都能掌握这把电网节能的“金钥匙”。 “对搞科学的人说来,勤奋就是成功之母!”铭记着茅以升的激励,他先后攻克了电力系统△u算法这一核心技术,解决了实现无功补偿实时最优时的电容器投切震荡这一难题。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工作组,啃起了很多种当时别人听都没听说过的计算机语言,在工作室里编写一条条枯燥的数据指令。经过软件编写、方案论证、数据分析等多个阶段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99年11月5日,他主持开发的“地区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集中控制系统” 在泰州地区正式投运。此套软件实现了电网无功补偿和调压设备资源的网络化运行,结束了我国有电以来变电运行人员一直认为 “无功不能倒送”的错误理念和操作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电网传统的无功电压控制方式,树立了电力系统节能降耗的里程碑。 目前,该套系统在全国19个省市部分电网推广使用后,仅2007年节电达15.4亿千瓦时,节电价值折合人民币8亿多元,并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供电企业的供电网电能损耗高、电压不稳等诸多难题。如果按照江苏电网一年节电10.1亿千瓦时来测算,全国都用上该套控制系统,保守地估计,可实现年节电量136亿千瓦时。同时,江苏电网高峰负荷时段可增加直接供电能力213万千伏安,减轻值班人员劳动强度95%,供电网电压合格率近100%。 许杏桃的学习与创新是没有止境的。2005年底,许杏桃又主持开发了“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该系统解决了千家万户的电压质量和电能损耗问题。“用5%的钱,解决了95%的问题”,从而使长期困扰我国贫困地区农民用电和农业发展的电力问题可以得到迅速解决。该系统推广使用后,仅江苏全省节电量就可达到7亿千瓦时。 2007年6月15日,许杏桃的研究再一次结出硕果。他主持研究开发的江苏省电力公司重点科技项目——35千伏动态无功补偿暨闪变治理装置在泰州110千伏招贤变电站投运成功,这使得江苏省电力公司电网节能降耗领域再次登上新的高峰,成为中国有自主能力生产SVC的第三家单位。同时,他自主创新的核心控制技术“360°cosφ/U”最新理论,实现了“全相角控制”的连续和线性,再一次代表着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无止境。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社会和用户对电力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观念到实践行动都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作为。电力行业的优质服务,不再是简单的态度好、速度快、价格低,更应追求如何提高用户的电能转换效率,降低产品电能单耗,创造更优质的电能质量。”许杏桃如是说。 他研制出的“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成果,为降低用户端电耗发挥巨大的作用。今年,他又承担了江苏省电力公司的重点科技项目——10千伏有源滤波器(无功发生器)DSTACOM的研制与应用。一旦研制成功并产业化后,将对我国电网节电、稳定电压、电污染治理的技术和产品带来深刻影响。 “没有海量的学习,就没有宽阔的视野,自主创新、开拓创新就只能是口号”。回顾17年来的学习创新之路,他深有感触。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他从没有停止过对知识的学习。对“线损、无功、电压、电能质量”等领域的理论基础与工程技术,他几乎逐一研究,弄懂弄通,并在实践中不断求证,同样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也不断求证理论,不断总结提高。“从不放过一个细节,处处讲个明白”——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泰州供电公司“学习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一大批学习型团队建立起来,一大批科技骨干成长起来。2007年,泰州供电公司有5个团队被江苏省电力公司表彰为“学习型团队”先进集体,许杏桃劳模创新工作室还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和“全国工人先锋号”。他主导研发的成果中,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5项。 2007年4月30日,许杏桃应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江苏省省委书记李源潮的邀请到省委作客,介绍其自主创新技术。当听到许杏桃介绍他的创新项目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时,李源潮高兴地说:“把简单的事做复杂了这很简单,而把复杂的事做简单了就是不简单,你恰恰做到了,这很了不起。” 李源潮还称赞说:“许杏桃同志,他能够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节电10亿度,这是我们需要的时代英雄!” 2006年2月15日,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专程来到泰州,希望许杏桃进一步扩大无功电压优化运行集中控制系统、电能质量监测治理系统等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覆盖面,为江苏争光。 一份份闪光成绩的背后,是许杏桃十七年如一日的风雨艰辛。在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上,他毫无保留地倾向了事业这一端。每每想到这些,他内心总是充满深深的愧疚。父亲突发脑溢血住院,他没能去探望;女儿上学期间,他从没去过一次学校;甚至连爱人动了三次大手术,他一次也没能陪伴在身边。许杏桃对不起的不仅是家人,还有他自己的身体。他曾经晕倒在北京供电公司的演讲台上,半个月内两次被迫住院,体重整整瘦了19公斤。 这就是许杏桃,一位从生产一线中成长起来,并始终奉献在生产一线的普通知识分子;一位善于把高深的理论通俗化、复杂的理论简单化的践行者;一位执着于把我国电网实际与经典理论充分结合的创新专家。他始终坚持:创新离不开学习,创新一定要服务于、服从于生产实际;一定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要尽可能低价优质,让百姓要用得起,用得好;一定要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许杏桃像一位勇士,在坚持学习与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时代大潮中,高奏着一曲曲激情飞扬的雄风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