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地方创争活动>河南>文章内容
适应新形势 完善新举措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4-26 (阅读次数:

适应新形势 完善新举措
努力开创乡镇基层工会工作新局面


依托技能大赛搭建素质提升平台

切实维护产业集群职工合法权益

河南省许昌市总工会


在省总工会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产业工会的指导下,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下,许昌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深入开展了产业集群企业职工(农民工)技能大赛。三年来,投入200多万元,对10多万名职工(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了上百场次的技术比武,为农民工颁发奖金 50多万元。通过大赛,有6000多名职工(农民工)分别晋升为初、中、高级工,有52名农民工获得市、县两级五一劳动奖章。这一举措,不仅党和政府满意,农民工满意,企业经营者也满意。我们的做法是:

一、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搭建素质提升平台

近年来,许昌市产业集群迅猛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构成中的一支重要力量。2005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56亿元,同比增长2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5%,其中产业集群经济占31%;出口创汇3.2亿元美元,增长21.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8%,其中产业集群出口占60%以上。在产业集群中,尤以档发、纺织、陶瓷、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最为集中,农民工达到90 % 以上。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周边农民近百万,仅档发产业就带动从事发制品有关行业的农民20多万。农民工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但由于他们技术技能水平相对较低,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中高级技术工人十分缺乏。据调查,产业集群非公有制企业中,有技术职称(含企业内部认定)的职工,初级占11.7%,中级占4.7%,高级仅占1% ;占职工总数46%的30岁以下职工中,初级仅占4.2%,中级仅占1.4%,高级仅占0.24%。而其中,有技术职称的农民工更是屈指可数,远远不能适应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远远不能适应许昌产业集群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提高农民工素质特别是技能素质迫在眉睫。

开展技能大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产业集群企业职工(农民工)技能大赛,为他们搭建一个提高认识、切磋技艺、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有助于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农民工队伍,推动产业集群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生存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创新载体突出重点,规范运作建章立制

开展产业集群企业职工(农民工)技能大赛,关键是要不断创新竞赛形式,丰富竞赛内涵,让大赛真正“赛”起来,让活动真正“动”起来,成为一种激励,更成为一个制度,成为广大职工(农民工)求知若渴的不竭动力。为此,在实施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分层实施,充分发动

市总工会党组高度重视,把产业集群企业职工(农民工)技能大赛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在政府、企业行政、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们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注入20万元启动资金,把产业集群企业职工(农民工)技能大赛作为常年和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各县(市、区)也参照成立了相应的组织,负责组织和管理县级职工技能大赛工作。为确保产业集群大赛顺利进行,我们做到了“三动”:一是思想上鼓动。围绕“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企业发展”的主题,对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和企业主两个层面,做深入的思想工作,释疑解惑,赢得企业经营者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调动职工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组织上发动。依托工会的组织优势和专门的大赛办公室,从市总工会、县级(系统)工会到基层工会直至工会小组,进行广泛发动;从班组、车间到企业到行业,进行层层选拔。使广大职工(农民工)最大程度地得到锻炼,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三是宣传上推动。运用媒体,广造舆论。三年来,已在《工人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了80多篇有关企业技能大赛的文章;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辟了《关注职工成长成才》、《十大技术状元风采》、《工会之声》等专栏,进行集中报道;同时新华、搜狐、新浪等十多家国内知名网站还转载了许昌市举办企业技能大赛的信息,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创新载体,突出重点

许昌市产业集群企业涉及领域广、工种多、行业性强,要使门类繁多的技能大赛取得实效,必须创新载体,突出重点,体现特色,为活动开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为此,我们建立了“围绕一个中心,依托两项载体,突出三大行业”的工作思路。

“一个中心”,即以推动产业集群经济发展为中心。通过技能大赛,激发企业职工(农民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产业集群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两项载体”,即职工素质“五四工程”和“万名职工技能大赛”。职工素质“五四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加强职工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的一项战略决策,目标是要在五年时间内建设一支学习型、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四型”职工队伍。结合“五四工程”的实施,我们相继举行了“四项活动”:即酒店服务、餐饮业职工烹饪技术和风味小吃技能大赛;发制品行业职工技能大赛;“骆驼杯”制鞋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纺织及其它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等活动。参加比赛的企业职工(农民工)达到上万名,在全市掀起了争做技术能手,争当岗位楷模的热潮。

“三大行业”,即围绕许昌集中度最高的档发、纺织、制鞋三个行业,开展主体竞赛,在实施中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培育示范点。我们着重抓好“十工种”的比赛,即发制品行业的5个工种,纺织行业的2个工种,制鞋行业的3个工种。通过三大行业“十个工种”技能大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影响辐射其它行业、工种,推动全市技能大赛深入开展。

(三)严格标准,规范运作

开展职工技能大赛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所需、企业所求、职工所盼,顺民心,合民意。从一开始,我们就严格按照《河南省职业技能评定办法》的要求,制定了高标准的考评办法,并逐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组织形式上,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全市重点工种确定后,通过层层选拔,进行统一的集中技术比武;其它行业的职工技能大赛由各县(市、区)、市直各系统、直属单位自行选定工种,自行组织比赛,比赛方案和结果报送竞赛组委会办公室。二是在评比办法上,实行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相并重。产业集群职工技能比赛的工种,多数是河南省第一次组织,没有现成的技术资料。我们一方面按照河南省职业技能要求的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技术标准,组织专家出题,将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按2:8的比例计算总分,先后分段进行,既考核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考核职工的理论素质;另一方面聘请高水平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制定了严格的评审标准,由专家组成员综合评审,根据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成绩,最终确定出各参赛选手的总成绩。三是在保障措施上,做到监督与指导相统一。实行“两个不能”,凡未举办技能大赛的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不能组队参加全市的决赛,不能参加年终评先;做到“两个帮助”,帮助指导各县(市、区)、各单位自行组织工种的学习培训、标准认定,帮助企业对职工(农民工)技术等级进行社会认定。

(四)实行重奖,示范带动

建立科学的企业奖励激励机制是激发职工(农民工)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职工(农民工)聪明才智,促进职工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我们结合企业农民工数量较多、技工比例较低、家庭条件较差的实际,实行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并重、晋职晋级与利益挂钩并举,建立了“重、高、晋、优、贴”五个字的激励机制。一是奖励上重。对获得各工种第一名的选手当场奖励现金1万元;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选手,各奖励现金5000元和3000元。两年来,已为农民工颁发奖金累计50 多万元。二是荣誉上高。不论身份,不论行业,不论资历,对获得各工种第一名的选手授予“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章”;对获得第二、三名的选手授予“许昌市技术标兵”称号;对获得第四至十名的选手授予“许昌市技术能手”称号。目前已有52名农民工获得市、县两级五一劳动奖章,80名农民工获得“许昌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同时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向社会公众介绍先进事迹,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三是职级上晋。我们与劳动部门联合,对参加大赛的优秀选手,破格晋升职业技术等级。对获得第一名的选手破格颁发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二、三名的选手,按规定程序申报中级工,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比赛成绩在60分以上的选手,按程序办理初、中级技工技能等级证书。四是政治上优。对在比赛中涌现出来的技术工人,逐一建立“技术拔尖人才”档案,形成工会技术工人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作为各级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重点推荐对象和中共党员的培养对象。两年来,仅裕丰纺织有限公司就有44名一线技术能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五是工资上贴。我们制定了奖励激励方案,使技术工人享受一定的“技术津贴”,使他们真正感觉到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规定:技术职称评为高级的,每月“技术津贴”80元;中级每月津贴50元;初级每月津贴30元。目前,该公司享受津贴的农民工达到410名。同时,对职工革新、开发、创造的重大科技成果、先进工作(操作)法,用创新成果持有人的姓名命名;在企业职工中开展评定“首席岗位”、“首席技工”的活动等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农民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三、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切实履行维权职责

产业集群企业职工(农民工)技能大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在许昌的延伸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它显著提高了职工的技能(农民工)素质,深受企业和职工(农民工)的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得到根本体现

许多企业以职工技能大赛为契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技能竞赛活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推广先进操作法、师傅带徒弟、竞献绝技等活动此起彼伏,充分发挥了职工的创造能力和聪明才智,有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得到体现,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提高了职工竞争意识,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

有竞争才有活力,才能使企业充分挖掘自主创新潜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技能大赛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职工(农民工)的竞争意识,面对竞争的压力,农民工开始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来自农村家庭的燕晓娟自信地说:“技能大赛是展示自己技术能力的平台,下次比赛我只要第一,不要第二”。技能大赛的过程也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过程,许多农民工通过大赛脱颖而出,成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

(三)企业对工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工会通过组织产业集群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技能素质和水平,使生产效率明显提高,适应了企业节能增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增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技能大赛的促进下,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2004年的利润总额比2003年提高了12.1%。同时,技能大赛使职工把自己的生存发展与企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提高。这些,都受到了私营企业经营者的一致拥护和欢迎。他们对工会工作的片面性认识明显改变,更多的企业经营者更加重视工会工作,注意改善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投入30万元,为职工宿舍安装了260台空调等。

(四)从根本上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你我他同台献艺,亮出绝活比一比”,农民工在竞赛中提高了技能,展现了自身价值,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主动加强学习、钻研技术、争做岗位能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两年来,已有2000多名农民工晋升技术等级,成为企业发展的骨干和脊梁。要“洗脚”,先要“洗脑”,通过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农民工自主自己命运的能力增强,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年来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深入开展产业集群企业职工(农民工)技能大赛,是促进职工技术技能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更是企业、工会、职工三者之间实现高度统一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当然,在产业集群企业开展技能大赛,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要在探索中前进,在尝试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农民工的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办法措施还不尽如人意,借此机会,恳请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也一定会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手段,完善工作机制,把产业集群职工(农民工)的全面维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构建和谐产业集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_SDL


上一篇:河南新野:创学习型机关 做学习型干部   下一篇:以高素质职工赢地位构和谐促发展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