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地方创争活动>河南>文章内容
在河南省“创争”活动表彰会上的讲话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30 (阅读次数:

在河南省“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
表彰会上的讲话

河南省人大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李志斌
(2007年5月18日)


同志们:
    今天,省总工会会同省文明办、发改委、教育厅、科技厅、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国资委、工商联等九单位在这里联合召开全省“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表彰会。这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创争”活动深入开展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动员组织全省广大职工为构建和谐中原,加快实现中原崛起建功立业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此,我代表省“创争”活动指导委员会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积极参与“创争”活动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创争”活动的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原油田钻井三公司70118ZY钻井队介绍了企业开展创争活动的经验,郑州铁路局郑州北车辆段检车员王德明和中国南车集团洛阳机车厂电工技师李万坤,也分别介绍了他们在创争活动中的体会,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借鉴。
    2004年4月,全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 活动开展以来,特别是2005年6月全省“创争”活动推进会之后,全省各地、各行业、各单位认真按照要求,从实际出发,迅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热潮,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一大批知识型、创新型、专家型的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回顾三年来的“创争”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全省18个省辖市都建立了“创争”活动领导机构,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建立了有力的保障机制。越来越多的企业坚持把推进“创争”活动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摆上了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位置。二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坚持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企业职工素质全面提升为目标,通过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满足企业和职工发展的需要。三是载体丰富,参与广泛。强化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激发职工学习、创新热情,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建立职工素质教育基地,举办“职工读书节”,建设“职工书屋”等,为职工学习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四是健全制度,形成合力。坚持党政工齐抓共管,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要负责、工会组织实施、各方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五是注重实际,成效显著。各单位坚持把“创争”活动与百万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相结合,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团结动员职工在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广大职工群众热情支持、积极参与“创争”活动,以张点、鲁宏勋、王德明等先进人物为榜样,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把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自觉地融入到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之中,融入到促进中原崛起、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之中,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创争”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是: 有的地方和有些单位认识还不到位,总体发展还不够平衡,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活动的载体、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活动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展等等。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中央对河南工作十分关心,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春节前党中央对河南工作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再接再厉,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开创河南工作新局面。“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再次亲临河南,充分肯定了河南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对河南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总方向、提出了总要求、明确了总任务。总书记希望河南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宝贵机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前列。他希望河南要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这“五个切实”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党中央也十分重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工青妇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突出强调了工人阶级是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明确要求工青妇组织在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4月23日,省委召开了省委工会工作会议,徐光春书记及全总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就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指导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更加充分地发挥工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
    这些,都为我们深入开展“创争”活动,激励全省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加快中原崛起、构建和谐中原的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增添了动力。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深入扎实地推进“创争”活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省战略,帮助提高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的有效载体;是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保障职工精神文化权利特别是学习权利的重要内容;是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广大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工会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可以说,“创争”活动是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系统工程,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学习权、发展权,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关于努力造就一支具有先进阶级理想、社会主义道德、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严格组织纪律的工人阶级队伍的要求,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开展“创争”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把“创争”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创争”活动的总体要求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包括一线职工、科技人员和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群众为主要对象,以增强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努力把“创争”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进一步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参与到“创争”活动中来。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尊重  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自主创新的伟大事业中来。”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职工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职工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自身素质的提高。活动的广泛性决定活动影响力、生命力。“创争”活动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参与程度,不断拓展职工的覆盖范围。凡是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都要把开展“创争”活动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凡是开展“创争”活动的企业,职工都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创争”活动要向基层延伸、向班组延伸、向一线延伸,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真正形成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学习、人人成才的局面 。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和企业,要把帮助农民工提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作为开展“创争”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地开展“创争”活动,都要立足企业,着眼创新,最广泛的把广大职工吸引到“创争”活动中来,使“创争”活动的成果推动企业发展,惠及职工群众。
    二、必须不断健全完善制度,进一步形成稳步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
    要坚持在“创争”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争”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争”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形成稳步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要把人才是重要资本的理念体现到人才收入分配中,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将一线职工的发明、革新和创造成果与技术等级晋级、工资收入、特殊津贴相挂钩,在企业建立首席技师、首席操作师、金牌工人、工种带头人、专家型技能人才等,引导职工队伍中的优秀人才和创新带头人争当企业自主创新的先锋;要坚持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创新激励手段,积极争取出台若干激励包括工人在内的各类型人才成长的政策性文件,形成职工人才培养、评价、选用和激励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班组、知识性职工的评介标准、指标体系及表彰奖励机制,使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要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培养一线职工过硬的技术本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达到“精一通二会三”,成为知识复合型、技术复合型、技能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要把“创争”活动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四有”职工队伍结合起来,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企业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结合起来,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竞争能力,激发调动广大职工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原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三、必须大力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构筑职工学习成才的宽广舞台。增长知识,提高素质,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民族复兴的需要,使企业发展的希望。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创争”工作。要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和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合理安排职工培训时间,创新职工培训形式,使职工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网络,努力办好企业开放式学校,鼓励广大职工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形成职工终身教育平台,努力打造一支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创业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要认真贯彻有关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将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和培训经费使用纳入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中,从制度上保证职工学习培训权力的落实;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职工人才培养,大力发展职工教育培训机构,为职工学习成才搭建更大的舞台,只要是对职工学习有帮助、有利于职工成才的各种教育培训途径和手段,都应予以鼓励和支持;要积极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在全省职工中广泛开展以“共享知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职工队伍的全面发展,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四、必须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广大职工成才的良好环境。要大力宣传深入开展“创争”活动、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的重要意义。各地要注重调查研究,在培养选树典型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创争”工作和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载体;要认真总结推广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操作法,使少数人的绝招绝技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技术财富;要善于发现、总结和推广来自职工、来自基层、来自实践的新鲜经验,选树和培养具有时代特点、示范性和影响力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形成整体推进的态势;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阵地和舆论媒体的作用, 大力宣传知识型职工标兵、工人发明家、科技创新英才等先进人物的突出事迹,大力宣传广大职工和劳动模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杰出贡献,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各级“创争”活动组织领导机构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及时解决“创争”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创争”活动纳入到各个部门工作计划之中,有意识地结合各自职责来做;各级工会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履行好“创争”活动的组织协调职能,主动承担起“创争”活动日常的组织实施工作,协同有关部门,把“创争”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希望各级党政进一步加强对“创争”活动的领导,把“创争”活动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维护职工权益的基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相协调、相一致,真正形成党委领导、相关部门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努力使“创争”活动不断深入,再创佳绩。
同志们,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中原的战略目标做出新的贡献,以把“创争”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XJ


上一篇:人 生 因 学 习 而 精 彩   下一篇:河南省九家单位联合表彰“创争”活动先进 把“创争”活动推向深入,力争更大发展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