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地方创争活动>四川>文章内容
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4)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01 (阅读次数:

乡亲们在我心中最重

(2008年6月30日)

四川省汶川县银杏乡沙坪关村党支部书记龙德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龙德强,我发言的题目是:乡亲们在我心中最重。沙坪关村坐落在岷江大峡谷,四周都是高山,村子前面就是岷江,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共599人。

  5月12日下午2点多,我和侄儿正在村外的电站检修机器,突然间地动山摇,大块大块的石头从山上滚下来,我侄儿当场被砸死,我的头部和腰部也被石头击伤。不好,发生大地震了!也不知道村里情况怎么样了?我强忍悲痛,心急如焚。等我拼命跑回去一看,村里的房子垮的垮、塌的塌,村民哭成一团,一切都乱了。这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抓紧救人!我立即组织起10余名党员民兵,在余震中冒着山上的飞石,挨家挨户救人。不一会儿,我大女儿哭着跑来告诉我:“爸爸,妈妈没有了!大爷、大娘也没有了!”我顿时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就瘫倒在地……当又听到有人哭喊的声音,我一下子清醒过来: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这种时候就是乡亲们的主心骨,怎么能够倒下?我跪在地上含泪说了声,“老婆,对不起了,乡亲们还需要我!”又投入到救人的行动中。

  我们实行党员包到组,民兵包到户,很快就把全村500多名群众全部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地方。搭简易帐篷,收集粮食,烧火煮饭,照顾伤员、老人和小孩子,全面开展安全巡逻……我一件一件地进行安排,全村的人也不再像刚开始那么慌乱。这时候,大家才发现村子周围的路都垮了,电全断了,电话也打不通了……沙坪关村成了一座孤岛。

  没有路绝对不行!那怎么办?我突然想起以前岷江上渡人的老办法。用溜索!于是我带领党员民兵想方设法,在100多米宽的岷江上架起了一道溜索。就是用这条溜索,我们成功转移了几十名重伤员,解救了江对面公路检查站被困的20多名职工和滞留的150余名游客,300多名部队官兵也通过这条溜索进入了灾区。

  地震之后村里一点也听不到外面的信息,大家越来越焦急,我就想到了电视。在我的发动下,大家凑齐了发电机、电视接收器、汽油等东西,很快把电视接通了。看到电视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各级领导正在四川灾区指挥抗震救灾的图像,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村民们心里踏实了,感到有救了,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为了使村民尽快得救,我们千方百计联系上了路过的一支救援部队,把灾情写在巴掌大的一张纸条上,传递给县里。正是通过这张纸条,上级及时掌握了我村的灾情,作出了让我们全部转移的决定,避免了更大的伤亡。在转移的过程中,许多村民让我先走,我说:“只要还有一个人,我就绝不会离开!”当组织全村所有人都安全转移之后,我才离开沙坪关村。

  在这次大地震中,我们村有58名村民遇难,17名党员失去了11位亲人。但是,村党支部没有垮,我们保护了几十名伤员、500多名村民和2000多名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强了。在今后的日子里,在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带领全体村民,用勤劳的双手,重建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谢谢大家!

  • 共10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上一篇:不屈的脊梁——记抗震救灾中的绵竹工会   下一篇:四川: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科学发展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