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总工会2007年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的统一部署,调研课题组,在2007年5月至7月间,对“当前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观念文化技术素质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与地方党政负责人、企业经营者、工会干部、职工代表召开座谈会17个;在22个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发放2000份问卷,有效回收1896份,问卷涉及不同所有制(国有、集体、外资、民营、事业等)、不同层面的生产一线职工。调查对职工的思想倾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技术技能状况和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以准确把握四川职工思想道德和文化技术素质方面的共性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一、对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和特点的调查分析
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是职工政治倾向、思想观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处在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的大背景下,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必然会随之出现新的变化和呈现新的特点。调查表明,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基本社会态度、精神文化需求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职工参与改革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人文精神逐步树立,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更加切合社会多样化、务实化的发展趋势。
㈠职工对改革的评价和态度积极鲜明
⒈充分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变,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职工对此感同身受,尤其对四川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评价较高,总满意率超过八成,显示出职工对党的改革开放及其巨大成就的充分认同,83%的职工对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构想“非常赞同”。
⒉参与改革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面对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变革,职工在改革中经受考验、锤炼成长,激发了内在动力,职工参与改革的主体意识在改革中不断强化。无论是在发展型企业,还是在调整型企业,甚至在困难企业,职工共同一致的看法是:改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只有坚持改革不动摇,企业才有希望。因此在不少企业中,出现了职工自觉克服困难、承担改革成本、全力支持改革的群体亮点,与企业共命运、为改革献一计的主人翁意识和行为在职工中蔚然成风。
⒊对改革中的问题有清醒认识。调查表明,职工在对改革成果充分认同的同时,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保持了一种清醒认识。许多职工认为虽然改革的成绩是主要的,但改革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职工对自己更多地承担改革成本和代价,却未充分享受改革的成果和利益而表示不满。
㈡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更加务实
⒈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职工秉承了工人阶级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29%的职工把“为社会多作贡献”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大部分选择人生态度是“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反映出职工以道德自律为内在要求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人生观,是对工人阶级勤劳朴素优良品质的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最起码的行为准则的认同。
⒉对经济利益十分关注。大多数职工认为经济地位是社会地位最重要的体现,超过七成的职工对目前的收入状况不太满意,认为本单位收入差距“很大”、“较大”的达61%。在对工会各方面维权紧迫性程度的选择中,首选“经济利益”超过八成,可见职工实现经济利益的愿望极为强烈。
⒊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市场经济为职工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和条件,职工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并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奋斗进取,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48.4%的职工把“实现自我价值”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调查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职工以知识才能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正日益确立。职工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和才能对实现自身利益和价值的重要性,由此表现出的职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愿望也日趋迫切。
⒋有道德完善的自觉要求。职工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对与自身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建设,职工更为关注,认为当前职业道德最突出的是“诚信”问题,他们对以“诚信”为重点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寄予了热切期望。
⒌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预期较为现实。职工在努力适应形势的同时,危机意识普遍增强,体现出较为现实的人生态度,对个人事业和生活前途的预期比较审慎和实际。问卷显示,职工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依次是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子女教育、社会治安、社会公平正义、劳动就业。显示出对切身利益的高度关注。
㈢职工对自身地位和工作积极性的评价存在反差
⒈对工作积极性评价较高。调查表明,目前各行各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都比较高,职工立足岗位,认真工作,为企业的发展争做奉献。在对本人工作积极性的评价中,职工认为“充分发挥”和“基本发挥”超过八成。不难看出,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引入、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及职工对自身价值的看重等,使职工感到生存的压力,由此焕发出工作的动力,带动工作积极性的不断提高。但只有35%的职工认为现在的环境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选择否定回答的达25.5%。
⒉对自身地位评价较低。调查中发现,不少职工衡量社会从业人员的政治地位取决于经济收入的高低。在问及对各项职业社会地位(从高到低)的评价中,首选“工人”的仅占几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对国企经营者、私营企业家、公务员等其他职业的评价。问卷反映出对工人阶级地位的评价时,只有19.6%的认为“上升了”,20.4%的认为“没变化”,45.3%的认为“下降了”,表示“不清楚”的占13%。
㈣需引起充分重视的几个问题
⒈物质评判和精神评判的失重。调查发现,在职工中存在重物质评判轻精神评判的倾向。44.4%的职工把“赚更多的钱”作为价值追求。“金钱财富”在职工心目中的分量明显重于“教育水平”和“道德修养”,物质评判远远超过了精神评判。
⒉关注眼前和关注长远的失调。在职工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方面,位居前几位的是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个人生活保障等,而生态环境、科技进步、企业发展等则处于从属地位,或基本不被关注。有些职工认为只有岗位稳定和收入增加才是最实在的,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是领导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显现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失调。
⒊危机意识和竞争信心的失衡。问卷显示,在问及职工目前个人最大的忧虑是什么时,“担心失去工作”、“担心竞争激烈难以适应”占相当比例。部分职工对个人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潜力缺乏自信,这种现象在中年职工身上尤为明显。
二、对职工文化技术素质现状和特点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快速发展,我省职工队伍迅速扩大,并在构成上体现出3个特点:一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快速增长,二是从业人员流动频繁,三是农民工已成为职工队伍中一支新生力量,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调查研究表明,我省职工队伍整体的文化技术素质现状及特点是:
⒈职工队伍知识化、年轻化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全省职工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16.9%,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分别占52.2%和29.9%。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关停破产和资产重组步伐加快,产业工人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35岁以下工人已占到80%以上,大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二级单位35岁以下工人比例也达到60-70%。工业化较为集中的攀枝花职工年龄结构比例是,35岁以下占40%,36-45岁及46岁以上各占30%。
本次问卷抽样调查的1896名职工,年龄35岁以下的占48.9%,36-45岁的占34.3%,46岁以上的占16.8%;文化结构比例是,小学及以下占总数的2.8%,初中占21.7%,高中占31.7%,大专占25.4%,本科以上占18.4%;结合2006年,我们对85户企业职工的抽样调查的数据与2000年相比,职工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比例下降3.26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的职工下降10个百分点,而本科及以上文化的职工上升11.6个百分点。
⒉不同职工群体的文化技术素质状况差距较大。问卷分析表明,被抽样调查的4个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民营企业269人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的占9.7%,初中占53.5%,高中占21.9%,大专占6.3%,本科以上占8.6%。而抽样调查的3个外资企业301人中,小学以下文化的占0.7%,初中占11.9%,高中占30.6%,大专占28.9%,本科以上占27.9%,对事业机关单位抽样的91人中,仅本科以上的就占46.2%;可见不同职工群体的文化水平差距非常明显。
同样,不同职工群体的技术技能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抽样调查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35名职工中,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占5.1%,高级工占14%,中级、初级工占36.2%,工程师及以上占7.4%,没有职称的占20.4%,其他占16.9%。而抽样调查的外资、民营企业570人中,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仅占1.9%,高级工占5.3%,中级、初级工占22%,工程师及以上占9.3%(很多是从国有企业跳槽的),没有职称的占41.8%,其他占19.7%。由以上数据可看出,职工的技术职称除工程师外,外资、民营企业的职工群体还不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一半。
⒊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紧缺。据统计,全省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有49.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5.25%。本次调查涉及的4市1行业中,高技能人才占职工的比例最高的攀枝花有7.12%,最低的乐山市只占3.5%,而发达国家这一等级工人近20%,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也在10%左右。可见,我省高技能工人所占比例太低。重点调查的11个企业,共同反映出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紧缺。
2006年,我们曾对85户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队伍技能素质进行抽样调查,对“本企业最需要哪种人员”选项中,有32.3%的企业选择“高级技工以上工人”,40%的企业选择“科技人才”,而对“普通劳务工”的选项者仅1.3%,对“管理人员”、“一般技术工人”的选项者也很低。
⒋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对职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差距较大。从调查的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机构部门的设置,到职工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使用,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机制,并能保证主要经费用在生产一线职工教育培训上。外资及集体所有制企业在职职工教育培训上就出现时间安排、经费使用有折扣,而许多民营企业表现出重使用轻培训,或只使用不培训现象,甚至有的企业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后,根本不用于职工教育培训。本次抽样调查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35名职工,近5年参加过技术(业务)培训或学习1—3次的占70.8%,职业资格等级晋升1—2级的占29.6%。抽样调查的外资、民营企业570人中,近5年参加过技术(业务)培训或学习1—2次的占41%;进行了职业资格等级晋升的占25.6%,37.7%的人反映所在单位没搞晋升。
⒌职工主动提升技能水平的热情有所提高。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企业普遍实行绩效工资制,“技术”在工资收入上逐步得到体现,因而,职工在学文化、学技术方面的热情增强,并在技术晋级上表现出较强的愿望。企业普遍反映,职工在文化技术学习培训方面,逐步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据劳动部门统计的数据,2002年,全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职工是38.1万人, 2006年,已达54.3万人,增长42.5%,显示逐年递增之势。
三、对提高职工思想道德和文化技术素质的几点思考
通过以上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四川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和文化技术素质在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面对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职工思想道德和文化技术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㈠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工会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题中应有之义。要进一步增强对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群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群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群众,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在广大群众中形成牢固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与不同职工群体思想特点和要求的多样性统一起来,与职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在群众性、贴近性、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帮助职工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困难。
㈡扎实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不讲诚信既破坏了社会道德风气,也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严重危害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把诚信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以无欺、守诺、践约为内核,加强诚信教育,开展“行业规范、企业公约、岗位守则”等诚信实践活动。要结合各行各业实际,推出不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示范文本,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职业规范,帮助职工提高职业道德行为能力和讲求职业道德的自觉性。要注重对新时期职工职业道德先进典型的培育,大张旗鼓宣传职业道德先进典型的事迹,营造职业道德的良好风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有效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注重培养职工具有时代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把政治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在保证创建活动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和艺术色彩,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体,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要构建一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评价体系,对创建活动的过程和成效予以科学的评价和认定。从而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㈢营造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社会舆论环境
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大力宣传技能型人才,在全社会树立人才不仅是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人才资源观,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改变对培养技能型人才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从根本上克服重文凭、轻技能;重专业技术人员、轻技术工人;重设备和技术引进、轻对技术工人培训的现象。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报道,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风气。一方面,激发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使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一种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营造做技术工人光荣、实惠,当工人也能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加入技术工人队伍。让全社会认识技能型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体会到荣誉感,从而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潮。
㈣强化职工教育培训各项机制
要强化各级工会的监督机制,协助督促企业行政合理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积极参与管理和使用。在厂务公开的内容应有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在签订集体合同文本中要有关保障职工学习、培训权利的相关内容。工会要从源头上参与制度规划的制订和政策法规的出台,从根本上维护职工参加学习培训的权利,从具体环节上督促落实到位。
㈤建立科学的技能人才流动体系
各级工会要积极协助或督促企业行政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档案库,为技能型人才晋级、交流、使用提供便利,为企业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保障和服务。有序的人才流动本身是一件有利于企业技术更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好事。因此,要研究建立一整套的技能人才流动的法规体系,依法流动,积极培养,合理调剂,优化配置。
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等措施,切实提高技能工人的待遇,充分体现职工职业技能等级的价值。对于掌握了较高技能的职工,经企业推荐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放宽其职业技能晋级工龄限制条件。在对技能工人实行津贴制度的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工人实行奖励制度。对综合素质高、贡献大的技能型人才,要在培养入党、推荐劳模先进、选举人大代表和推荐政协委员时予以重点考虑,扩大社会影响力。
㈥ 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
要从科教兴国、科教兴省,实现工人阶级知识化的高度,把职工素质工程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推进职工素质工程要有分阶段实施的目标、切实可行的操作手段和完善的运作机制。要大力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技能型职工”活动深入开展,要在学习的内容、方式、理念、组织上实现四大转变:一是在学习内容上要从单一的技能培训向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学习能力和新知识、新技术的输入转变;二是在学习方式上要从“缺什么,补什么”的被动学习方式向“一专多能,一岗多证”的超前跨岗学知识学本领转变;三是在学习理念上,要改变一纸文凭定终身的旧观念,倡导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四是在学习组织上从整合工会职工教育资源的大局出发,构建工会职工大教育的新格局。
㈦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
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是提高职工技能的有效载体,基层工会要围绕企业发展,在引导职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岗位技能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练技术、比技能的岗位技术练兵比武活动,激发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练技能的热情,不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操作技能,不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地方(产业)工会要会同劳动部门通过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方式,为职工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对其中的佼佼者给予破格晋级,允许他们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为职工职业技能晋级开辟一条畅通渠道。
㈧重视发挥劳模的骨干带头作用
劳模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劳模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广大群众中发挥着骨干、带头、示范和表率作用。
通过对1896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感到新的时期,劳模的形象在职工中发生了一些变化。问卷中,职工群众认为劳模应该学习的占36.9%,应该重奖的占18.4%,有15.2%的职工认为劳模只是个称号而已,8%的职工明确表示劳模值得尊重但不会学习,有21.5%的职工对劳模不作评价。为此,弘扬劳模精神,激励更多的职工学习劳模、争当劳模,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要进一步掀起学习劳模的热潮,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工人阶级和劳模的先进思想和突出业绩,使劳模精神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风尚。二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积极推广实施“劳模工作(操作)法”、“劳模工程”、“劳模班组”,组织劳模开展“三带”(带班、带头、带徒)、“三献”(献计、献能、献艺)、“三创”(创业、创新、创优)等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三是为劳模培养提高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工会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之家、劳模之家,要进一步完善培养劳模、选树劳模、表彰劳模的工作机制,为劳模的深造、提升、晋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四是提高劳模待遇,着力解决劳模实际困难。各地各行业在出台有关政策、规定时,应对劳动模范给予优待,特别是津贴、保险、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照顾。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技术素质水平,实际上决定着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发挥,也就决定着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问题。各级组织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和文化技术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的步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教育广大职工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T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