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农产品流通不畅成为困扰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之一。农民看不清、摸不准市场的脉搏,面对市场风险显得束手无策,农民与市场之间急需一座稳固畅通的桥梁。 农村经纪人的出现顺应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他们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极大地改变了农民传统的自种、自销方式,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让农民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收益,在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眼下,各地农村经纪人队伍已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模式,而是个体、合伙和公司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领域也已越出粮、菜、果等传统领域,开始向种养、加工、流通、劳务输出、信息和智力服务等行业扩展。但也应该注意到,这支队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纪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地域发展不平衡、执业人员素质不高、经纪行为不规范、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 要充分发挥“经纪活农”的作用,有关部门要着力培养科技型、法律型和劳务中介型农村经纪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定期对农村经纪人进行政策法规、经济形势、经营实践和网络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具有从事经纪活动的专业知识、业务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农村经纪人提供购销信息、销售渠道、经营场地、资金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场地、运输等实际困难。引导农村经纪人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组建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走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加大对欺诈性经纪行为的查处力度,严防利用虚假信息诱导农民签订合同,促使农村经纪人守法、守信、守规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