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醒 不再怕报复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6-21 (阅读次数:
  据《报告》引述的一份调查,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新生代农民工中因为怕被报复而不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只有6.5%,仅是传统农民工的一半;采取投诉行为时,以集体投诉方式进行的(几个人一起去投诉),新生代农民工为45.5%,高出传统农民工17.6个百分点

  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的主动性和能力比上一代更强,对公民基本权利平等有更高期待。

  全国总工会(下称“全总”)昨日公布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给出了上述信息,并建议将解决农民工问题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常住地公共预算之中。

  欠薪时有发生,这是《报告》提出的又一问题。

  据一项在广东的调查,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人均拖欠工资1538.8元,差不多相当于人均1.5个月的工资。

  《报告》建议修改《刑法》,设立“恶意欠薪罪”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总有关负责人就作过类似呼吁。

  “个别调整”转变“集体调整”

  3月到5月正是劳资矛盾在一些地方呈突出之势的时候,其间,全总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先后赴辽宁、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地的10余个城市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全国1亿名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而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全总调研得出的一些结果与《第一财经日报》此前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察报告》所描绘的新生代农民工标准像基本吻合:20多岁,未婚,初中以上文化,基本不会干农活,主要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工作。

  根据《报告》,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与传统农民工的鲜明差异:外出就业动机从“谋生、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对务工城市的心态,从过客心理向期盼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转变。

  尤为关键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方式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而他们对劳动权益的诉求更多,追求精神生活、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的愿望更强烈。

  传统农民工自我维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不高,权利被侵犯时往往采取忍气吞声或被动恳求的方式解决。

  沈阳市总工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农民工遇到欠薪等难处比较被动,“爬吊车”往往是最激愤的手段。而新生代农民工则不同,他们维权的意识更强,维权方式比上一代农民工更多。

  据《报告》引述的一份调查,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新生代农民工中因为怕被报复而不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只有6.5%,仅是传统农民工的一半;采取投诉行为时,以集体投诉方式进行的(几个人一起去投诉),新生代农民工为45.5%,高出传统农民工17.6个百分点。

  我国正处于劳动关系调整的新节点。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常凯教授近日在接受《瞭望》采访时分析,中国劳动关系正在从“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变。

  新生代农民工期待市民化

  在提出工资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需求及情感精神需求难以满足、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高等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难题之后,《报告》建议,可考虑通过稳定居住、社会保险交纳、学历和职业技术、突出贡献、人力资本积累等标准,力争每年解决3%的外来农民工——即300万人进城落户问题,以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能够转入当地城市户口。

  户籍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大瓶颈。

  一名研究收入分配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民工能否真正市民化是中国城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目前“半截子”的城市化将会给社会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威胁。而户籍问题的难点在于附着其上的各种福利太多,使得户籍改革举步维艰。

  考虑到农民工数量的巨大和大中城市的承载能力,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县城和中心镇的就业创业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工及其家属向小城镇聚集将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此外,《报告》建议,应建立农民工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把农民工就业培训、收入增长、居住、就医、子女入学和社会保障等基本生活条件改善,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上一篇:60名重庆市返乡农民工自发成立SIYB创业俱乐部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光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