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农民工>理论探讨>文章内容
新生代农民工解开“心结”更阳光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6-24 (阅读次数:
  今年以来,由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引发的一系列悲剧,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有关专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正在拉响警报。

  “心结”易生口难开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凸显,首先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李珑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或是独生子女,或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长大,或是家庭境况不太好。这些成长经历使得这一代人心理成熟度不高,一些人的性格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足,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在浙江义乌打工的小王对记者说,每天10个小时工作很乏味,闲下来也没有什么娱乐,只能看看电视、打打牌。“一个人出门在外,心里很孤独,可是再不痛快,也不能打电话和家里人说,怕他们担心。”和小王一样,不少新生代农民工都喜欢把苦和累埋在心底。如果长期“自我消化”不了,就可能会引发心理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正进入谈婚论嫁的年纪,但对一些年轻人来说,爱情也是一个“奢侈品”。从山东来合肥打工的小陈觉得自己“生活越过越糟”,现在连谈恋爱的勇气都没有。“我最害怕的就是听说哪个同学又结婚了,又买房了,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心情都要压抑一段时间。”

  安徽省心理咨询学会的心理专家郭凯分析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最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有:职业目标定位不准引发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不良引发的心理问题;工作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恋爱、婚姻问题引发的心理压力。主要心理表现是:烦躁、焦虑、睡眠不好、紧张不安,喜欢争斗,想问题喜欢钻牛角尖等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期望值和现实之间落差太大,对前途十分迷茫,没有信心。”

  而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诉求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来自深圳市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市外来务工群体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乐观,主要表现为焦虑感明显、容易恐惧,身体容易疲倦、精神不振等,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需求较大,却一直未得到满足。其中,41.9%的人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咨询,而以前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仅有2.4%。

  打开心灵的“围城”

  新生代农民工正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5月2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特别提出要“注意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省总工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各级工会将更加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悉,我省马鞍山等地工会组织正在筹建心理疏导室,旨在帮助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群体走出心理“围城”。心理问题折射的是社会问题,解决心理问题也要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解开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结”,最关键的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同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群体特殊的心理需求,为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一剂温暖的“心灵良药”。

  用人单位首先要承担社会责任。一些企业过分追求效益最大化,管理模式刻板,甚至很不规范,把企业员工变成了工作机器,是导致许多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郭凯指出,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进行修订,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和舞台。

  “只有将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对用人单位的考核当中,才能有效解决‘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李珑认为,要采取一定的约束措施,督促企事业单位加大对员工心理健康的投入。同时建立心理关怀热线,让他们的烦恼、压抑,及时得到倾诉和辅导。大型的、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建立心理治疗专业队伍。

  专家建议,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也要主动作为,要学会自我疏导和化解,积极和老乡、同学联系,寻找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如果自身难以解决问题,要及时接受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从社会角度来说,还要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机制,对发生问题的群体要做到有效疏导,防止事情恶化和蔓延。
上一篇: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觉醒 不再怕报复   下一篇:农民工有了学法阵地 嘉市两个农民工业余学校成立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