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国家竞争力排名上升6位
“世纪开篇头五年,科技创新霞满天。”正在北京海淀展览馆举办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向社会公众全面展示了“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凸显出科技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重大贡献,络绎而来的观众如同看到云蒸霞蔚的灿烂美景。
步入展览的综合成就部 分,一幅幅图表有力地说明,“十五”以来,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有了大幅度增长,从“十五”初的896亿元,到2004年,已达到184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已从1.0%提高到1.35%。投入的增长,保障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十五”以来,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了一大批重要创新成果,国家竞争力在世界上的排名显著上升,从2000年的第30位提高到2004年的第24位,整体科技实力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事业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在信息产业展出部分,观众看到,经过近五年来的努力,信息技术领域在一些关键技术发展方向上,已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通用CPU、桌面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和并行处理技术,已取得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以龙芯、众志等为代表的高性能通用CPU技术和以汉芯为代表的高端DSP芯片经历了从初步掌握到基本成熟的发展过程,初步改变了中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历史。
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展台前,每天都围满了人群。电动汽车,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个儿有29吋电视机大小的太空南瓜等等,这些过去人们还只是从媒体上听说过的事儿,现在已实实在在展现在眼前。“十五”期间,我国启动了12项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电动汽车被列入其中。据专家介绍,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并驾齐驱。5年来,我国在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创新成就。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高性能计算机、磁悬浮列车等领域取得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产品和先导性产业,培育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TL)
(光明日报记者 金振蓉、齐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