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实业现状,面对实业现状,工会要建立培养学习型员工的机制 |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7-26 (阅读次数:
)
|
|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着眼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开展工会工作,更好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全面推进工人阶级的知识化进程,抓好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工会工作的第一要务。电信主实业分离后,各地市实业公司都是由一些专业技术不强,文化水平不高,年龄相对偏大的后勤员工组成。这种现实情况严重掣肘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实业公司逐步向社会开拓发展,实业公司员工各种素质的提高,如何培养学习型员工,是各实业公司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实业现状,工会应该建立起培养学习型员工的机制,通过培养学习逐步提高员工们的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工会建立培养学业型员工机制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而员工的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企业竞争惟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此,培养学习型员工,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是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赢得竞争的重要保证。
在市场竞争、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中,许多员工已越来越体会到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们渴望学习科学知识,努力培养自己的岗位技能,以便适应自己的岗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也期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更进一步展示自己潜在的才华,以谋得更好的岗位,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但有一些员工仍然没有时代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认为自己在企业已干了多年,为企业做了贡献,自己年龄大了,没必要再去学习,误以为学习是年轻人的事,从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这种低潮思想长时间里得不到纠正,在一定程度势必会损坏公司的利益。对渴望学习的员工来讲,培养学习型员工的机制,能够为这部分员工创造继续学的机会。而对那些不愿学习不愿前进的员工,培养学习型员工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组织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除了要切实维护好职工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外,还要关注、维护职工的发展权。维护职工的发展权,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要使广大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思想道德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水平和创造才能,增强职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防御风险的能力,并通过这些能力的增强,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从而实现职工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所以从工会的职能看,建立起培养学习型员工的机制也显得尤其必要。 二、工会要积极宣传培养学习型员工的意义,统一员工们的认识
工会要建立起培养学习型员工的机制,长期开展培养学习型员工的活动,首先要统一本单位员工们的思想,让大家深刻理解到,培养学习型员工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站稳脚的有效举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竞争。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利益休戚相关。只有企业这口锅里有,员工的碗里才会多。因而员工们一定要把自己看成是企业的主人,为企业的发展担一份责任,为企业担责任就要员工们努力为企业工作,但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员工们才能心有余而力也足。现实生活中,在许多企业里,就有许多技术革新能手来自普通员工。有的员工起初文化水平很低,但通过其刻苦努力,终于干出了成绩,为企业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本人争得了荣誉,得到了企业的嘉奖。
电信实业公司大部分员工来自原来电信公司的后勤部门,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一些后勤服务工作,技术含量不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大部分人的思想落伍于时代,经营理念仍停在计划经济时的模式。如果员工们的思想得不到转变,即使建立起培养学习型员工的机制,那也将是一纸空文,形式主义而已。因而工会的宣传教育对培养学习型员工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先导作用。
工会还要帮助部分员工克服再学习的畏难情绪。面对继续教育,长期学习,可能有部分员工认为自己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对继续学习信心不足,怀疑自己力不从心。工会应该及时了解这些人的思想动态,做好解释工作,列举员工岗位成才的事例,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的潜能很大,只要下决心,就一定有收获。从而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帮他们树立战胜学习困难的信心,增强刻苦学习的勇气和斗志。
三、工会如何建立起培养学习型员工的机制
(一) 认真分析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拟定可行的学习、培养计划
各地市实业公司经营规模、人力资源不同,经营范围相差悬殊,就在同一公司内,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所以在制定本公司培养员工的计划时,工会就要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各个员工的文化素质,岗位技能和可发展潜能,了解人力资源的分配,研究岗位是否最佳人员配置。培养学习型员工计划可以分三步,一是公司工会制定普及型基础知识的学习计划,创造人人学习的氛围,例如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每人读一本书,并要求写出读书心得。开办微机的扫盲班与提高班。邀请经济学学者为员工们讲课,学习新的企业经营理念,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动向。二是各子公司工会分会要联系本部门的业务性质,制定适合本部们业务发展的员工学习计划,比如制定岗位练兵,互教互学能者为师的学习计划。各工会分会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本部门的特点,分析各个员工的具体情况,时间的安排要科学合理紧凑。三是工会要帮助各个员工根据自己的文化基础,兴趣爱好,岗位特点,制定一个学习计划,确定一个学习目标,切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夸夸其谈。要积极倡导员工以自学为主,事实上没有良好的个体学习,组织学习的效果就无从谈起。指导员工要正确处理学习和应用的关系,要善于理性思考架起学习与应用的桥梁,边学边用,学用结合。要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实践,善于在学习中掌握新知识、新理论,善于在思考中提升新思路、新观念,善于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新方法。
(二)建立考核制度做到奖惩分明
建立考核制度做到奖惩分明是培养学习员工机制顺利运行的有力保障。众所周知,考核制度是现代企业测评员工业绩、能力的手段,那么在培养学习员工机制中,考核制度的制定也非常必要。首先,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结果没有测评、考核,没有评定标准,那么学习就有可能走走过场,收效甚微,员工们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前进的动力。其次,也是对工会培养学习员工具体的某个教学计划的检测,以便工会更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教学计划。对考核中取得优良成绩的员工精神上要给予鼓励,物质上也要进行奖赏。对在学习中马马虎虎,考核成绩差的员工,在批评教育的同时,物质上也要给予惩罚。
(三)建立企业内部岗位流动制度
企业内部岗位流动岗位竞争员工能上能下的制度,是现代企业以人为本利用人才留住人才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用人机制。工会要开展好培养学习员工的活动,就要和行政一道建立起企业内部岗位流动制度,让员工们学有所用,在企业里有竞争有自我展现才华的舞台。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让能者上得心安理得,令庸者下得心服口服。
建立培养学习型员工机制,是工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立什么样的模式,需要各地市实业公司工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而确立,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工会想为员工所想,为企业发展所想,大家就一定能做好工作。让我们一起为提高实业员工的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上海市总工会关于开展“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创建学习型班组,培育知识化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十大工程确保终身教育 北京欲成学习型城市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相关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