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矿务集财有限公司(简称“徐矿集团)是有120多年开采历史、年煤炭产量1500多万吨的国有特大型煤炭工业企业,现有在岗职工近7万人。近几年来,徐矿集团把创建学习型企业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步伐,在“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个方面不断有新突破;在转变观念、优化管理、提升技能、体制创新、塑造组织文化上不断升华超越,使百年老矿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促进了企业跨越式发展。 一、营造学习环境 形成创建氛围 徐矿创建学习型企业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五项修炼”的实质性内容徐矿化、本土化,并注重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形成了具有徐矿特色的创建强势。 1、以灌输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根基。1996年开始,集团公司不断组织人员到青岛、兖矿、莱 钢和江淮汽车集团等单位参观学习,参加“跨越巅峰”讲座和“21世纪学习型组织高层论坛”,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第五项修炼》、《变革之舞》、《海尔中国造》、《首席执行官》等书籍、光盘,邀请张声雄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矿业大学著名专家学者来徐矿讲学,编印《学习型企业理论与实践》、《学习型企业100问》等学习材料。仅矿处级干部就有1200多人次系统接受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教育。2002年4月,集团公司党委提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工作要求,选定夹河矿等四家不同类型的单位进行试点,同时在全集团部署并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专门制定了创建学习型企业五年规划,全集团形成了自觉创建的浓厚氛围。 2、以服务创业发展“总定位”为主题。2002年以来,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先后组织到兖矿、淄博、枣庄、武钢、淮南等地学习企业发展战略和先进经验。集团公司党委紧密联系实现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代化目标的实际,紧密联系加快沿江开发的实际,作出了《关于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决定》,把“五年百亿,追求优强”,争当江苏能源企业“两个率先”排头兵,加速建设宽裕型小康矿区,作为徐矿集团创业发展的总定位,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主题。 3、以传播先进理念为抓手。利用企业报刊、有线电视、网站等媒体,传播先进理念和创业典型,有力地冲破改革发展中的思想禁锢和观念障碍。革除“看摊守业”、“伸手依附”、“归咎于外”、“贫富均等”、“攀官套级”等陈旧观念,树立起“强企报国,造福员工”的价值观、“永不言衰,奋发图强”的发展观、“哪怕是沙漠,也要把它变成绿洲”的创业观等,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创业发展要求的新观念体系。全集团伴随着一场“精神革命”、观念创新,想创业、创大业、快发展已成为职工队伍的思想主流。 二、构建学习体系 提高队伍素质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作为主要抓手,构建了多层次学习网络体系。
一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突出抓好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推动理论武装工程。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如何应对WTO挑战、企业发展战略、电子商务等知识。
二是创建学习型区队(车间)。全集团480多人生产区队(车间)有固定的“学习日”,普遍建立了共同愿景;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安排学习内容,建立完善学习制度,做到了人员、内容、时间“三落实”。
三是创建学习型班组。集团公司每年对在岗班组长进行一次业务培训;建立了班组长中专学历教育加高级工培训“双证”教育制度,第一批已有569名40岁以下的班组长参加了“双证”班学习;推行“班组论坛”和班后讲评活动。四是创建学习型家庭。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完成了通讯、计算机、有线电视光缆铺设工程,为矿工家庭网上学习创造了条件。五是争当学习型职工。定期定向输送部分领导干部到著名高校研修和高层论坛交流,培养“复合型”创业干部,鼓励干部职工参加继续教育,仅去年一年就有60多人攻读EMBA和管理工程硕士、博士学位。集团公司每两年、基层单位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建立了工人技师培养、考核、评聘、晋升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训、考核网络体系。 三、提高学习能力 放大创建效果 学习从四个方面推动了企业创新。
一是技术创新。2001年5月成立了徐矿集团技术中心,同时组建采矿、煤矿安全等8个专业研究所,形成了科研、开发、应用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2002年,完成各类科技成果鉴定40项,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53项。另有2项技术成果获国家专利。其中《徐州矿区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研究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职协教学教研成果奖。
二是管理创新。把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知识成果转化为管理创新成果。目前,全集团有75%的二级单位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计量和职业安全健康认证。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直接效果是提高了企业效益,徐矿集团在部分矿井关闭、人员减少3万多人的情况下,依靠科技创新,煤炭产量不减反增,开采成本下降,职工收入增加。我们把管理创新的内涵向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学习型安全文化方面延伸,确定了“本质安全,珍爱生命”安全理念。许多井下职工学习掌握“青蛙现象”、“蝴蝶效应”等方面的经典案例和原理后,面对说不清的危机和“变数”,预测“未知危机”,系统追问思考,加强危机管理,懂得了井下生产作业环境中潜伏着许多不被察觉的致命危机,自我保安意识大大增强,“居安思危、临危思进”、“小失误诱发大事故”等观念深入人心,全集团连续多年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我们还把创建学习型企业融入企业文化管理,注重让每个成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创新、自主协调。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融入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制定了《集团公司企务公开工作条例》,建立企务公开工作管理模块,推行“看得见的管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组织条件和发展空间,企业开始由“制度+控制”式的科学管理向“学习+激励”式的文化管理转变。 编辑:sd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