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全国创争在行动>信息与动态>文章内容
立足新的历史起点 创新宣传思想工作(2)
来源:求是 作者: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08-02-21 (阅读次数:

    三、用求真务实的精神来推进,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求真务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我们坚持贴近实际,掌握实情,增强实力,努力设计符合实际的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

    贴近实际,认真履行好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把宣传思想工作放到全国全省工作大局中定位和谋划,努力使宣传思想工作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项目,强化责任,做到“一段时间、一件大事,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为推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举办了“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加强‘三个基础’”理论研讨会,组织了“创新理念在湖南”、“又好又快看湖南”等专题报道,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宣讲活动深入下去。

    掌握实情,切实抓好调查研究这个“第一工序”。每个重大决策推出前都进行专题调研,开展可行性论证;每项重要工作都要进行跟踪调查,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前些年,民办文化和各种形式的文化大户发展较快,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为此,我们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农村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的具体政策,有力推动了民办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农家书屋为例,我们推出了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工商企业捐赠三管齐下的具体措施办法,目前全省已建成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书屋2000多家,“十一五”期间,全省将建成12000家。

    增强实力,努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用国际化的视野来谋划,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运作,重点抓了五大领域,即壮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向立体式、集约型方向发展;放开搞活传统产业,促进文艺演出、文体娱乐、文物博览、文化会展业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加速发展新兴产业,主攻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出版、网络游戏、新介质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全面推进关联产业,发展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等产业;大力开发潜在产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337.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湖南卫视品牌竞争力居全国第4位;湖南出版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在全国文化企业50强中排第7位;《体坛周报》周发量占全国体育类报刊60%以上的发行和广告份额;原创动漫节目占全国的1/3。

    四、用改革创新的方法来深化,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

    为适应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宣传思想工作始终保持了勃勃生机。

    创新典型宣传方式,努力扩大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采用平民化视角、立体化推介、网络化打造、市场化运作的办法进行宣传。大胆尝试用图书、卡通、话剧、湘剧、电影等形式进行典型宣传,《中国男孩洪战辉》、《中国女孩文花枝》系列图书发行量共超过260万册,卡通片《中国男孩》、《花枝的故事》共在全国500多家电视台播出。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实施“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举措。省市县三级财政每年买戏不少于3000场,剧团则免费送戏下乡给群众观看。两年多来,全省共拿出3000多万元为群众看戏“买单”,送戏下乡6000多场,基本上保障全省每个乡镇都能演出一场以上。同时投入1540万元,为74个县以上专业剧团配送流动舞台车,方便剧团下乡演出。

    创新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方式,开展“道德银行”、“快乐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活动。“道德银行”以“存储爱心、支出帮助”为运作模式,大力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观念。“快乐教育”活动以“寻找小巷足迹”、“创新就在身边”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使未成年人在乐中健身、乐中益智、乐中养德。各地还开展评选“新概念三好学生”、实行留守儿童“代管家长制”等道德实践活动,提高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

    创新互联网工作方式,积极开展网上群众工作。在去年“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中,我们在红网开辟专门平台,接受网民来函和在线提交,短短三个月就收到对策建议6059件,红网专题页面点击量超过200万人次。同时,积极利用网络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典型宣传和信访工作等,使互联网成为群众工作新平台。

    我们深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环境、条件、内容、对象都在不断变化,改革创新的任务还很重,余地和空间还很大。我们一定要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思想文化保证。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下一篇:建设服务型,学习型政府让改革获新动力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7)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的预备通(05-26)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04-24)
    ·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启动(03-30)
    ·中国职工创新学习宣言(07-17)
    ·学习,在创新中飞扬激情(07-17)
    ·专家型工人的一面旗帜(07-24)
    ·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电视电话会(09-07)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6)
    ·孙春兰在重庆调研(04-17)
    ·学习标兵 星光闪烁(07-17)
    ·全国创争活动知识竞赛试题参考(04-26)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