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文章内容
创新学习成为贯穿决策过程的主线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3-28 (阅读次数:

     □本报记者 李歆月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管理层的作风引领着整个企业的风气,而一个企业的风气又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土壤。在潍柴几年来不平凡的发展过程中,居安思危、创新和学习成为贯穿管理层决策过程的主线,在不断扬弃旧有观念的过程中,潍柴形成了全新的价值理念。

    吐故纳新的潍柴

    在2000年第18届职工代表大会上,潍柴经过两年拼搏,刚刚渡过难关,董事长谭旭光就提出创新的要求。创新是全员的事,每一个岗位要创新,每一个资源要素要创新。

    首先是创新市场观。改制初始,潍柴抓住细分市场,灵活应对,把用户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提倡主动服务。

    二是创新人才观。改制彻底转变了潍柴人的观念,岗位靠竞争,收入看贡献,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职工能进能出。三是创新研发观。研发模式过去主要依靠自身,现在选择联合研发,以我为主,加快自主创新的速度。四是创新管理观。潍柴聘请国际咨询公司,通过“流程再造”,缩短管理链条,加快市场反应速度。五是创新质量观。潍柴借鉴世界内燃机行业三大质量标准,放宽视野,同国内外最优秀的企业比,力求做得最好。

    做学习型企业

    如果说,创新精神,推动了潍柴方方面面的吐故纳新,那么管理层倡导的学习精神,为企业干部和职工开阔思路,领会决策,提升岗位技能,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潍柴在7年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销售额5亿元的老国企,迅速成长为一个销售额百亿元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那么潍柴人自己能否适应这种企业的飞速壮大,管理层该用一种什么理念去引领蒸蒸日上的现代企业?

    谭旭光指出,当前,企业的工作重点,是要以培训学习为主线,全面实现素质提升,构建起学习型企业的框架,要在全厂展开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将潍柴打造成学习型企业,将管理团队创建为学习型组织。

    潍柴管理层倡导学习精神,改制前后,要求干部向市场学习,研究对手,研究用户,学习新观念、新思路,重在解放思想。企业跨上百亿平台,潍柴对各个序列的岗位提出更高要求,在企业展开大规模的培训学习,这种学习,以提升岗位素质为目标,增强职工的沟通、协调和创造能力。潍柴希望职工通过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体现出国际潍柴的综合素质和崭新风貌。  

    责任感与合作精神

    居安思危,也是潍柴管理层的重要文化理念。每当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管理层总是审时度势,找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下一时期,加速前行。潍柴的发展不论顺利与否,管理层首先能够准确为企业定位,居安思危使企业确立了战略方向。

    潍柴的企业目标,过去是“潍柴动力,追求卓越”,现在是“民族动力,国际潍柴”,体现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潍柴走向国际化的雄心壮志。谭旭光说,在整个世界发动机领域,潍柴要占有一席之地,潍柴管理层的理念中应该包含了更加深刻的责任感与更加开放合作的精神,潍柴代表的是中国水平,是“民族动力”,当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后,不仅要关注自己发展,潍柴更肩负着整个发动机行业,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

    创新学习、居安思危、开放合作,潍柴的管理层引领着一个企业从平淡走向辉煌,从中国走向世界。 
 来源:经济日报 _sdl


上一篇:黄冈东源电业有限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实施方案   下一篇:高扬文化建设的旗帜——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高品位建设企业文化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