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网络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5-07-08 (阅读次数:

网络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主题:学习型社会与教育信息化

  主讲:谈松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第一部分

  主席,各位专家、各位代表,下午好。首先,我要感谢会议的组织者给我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不是说客气话,因为这个论坛专业性很强,到会的都是从事教育信息化和远程教育方面的专家。我是一个例外,我并不是专门从事这一方面工作的,我也不是对这个问题有专门研究的人员。

  我来参加这个会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远程教育》杂志和部委的有关单位一直有很好的关系,让我参加这个会是对我的厚爱,或者是给我这种机会,所以我不便拒绝,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因为信息化还有一个学习型社会这样的内容,这个内容和我们搞宏观研究的东西更多。另外,信息化的问题、远程教育的问题是国际、国内教育界关注很多的问题,这个问题既可以从技术层面研究,从微观层面研究,也可以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实际上是从宏观层面在这个问题上想在这里发表一点想法。

  引言。我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这个问题是十六大提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我认为,也是21世纪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可以说现在国内、国外对这个问题关注的程度,90年代后期以后,这是一个普通关注的问题,也可以说,现在是教育领导部门、研究部门和实践单位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特别是学习型社会和网络教育,即使在发达国家,发展进程也是不长的。尽管学习化社会这个命题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这样的报告里边就已经提出来了,当时是和终身教育思想同时提出的。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发表过一份很有名的报告,教育界称之为“哥白尼宣言”,教育界的一次大的思想上的变革,也就是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在这个报告里边,同时提出了学习化社会这样的命题,所以这个命题的提出应该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一个实践的目标提出来,那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我记得比较早提出来的是日本,在90年代就提出了“迈向学习型社会”,90年代中期台湾也发表了“迈向学习型社会”这样的报告。当然《终身教育法》在美国、日本以前就制定了,但是正式提出“迈向学习型社会”是在80、90年代以后的事情。至于网络教育和教育信息化,那是90年代之后的事情。所以,学习型社会和教育信息化以及它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课题,正因为这样,所以各方面在认识上还是存在着歧义的。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不同的做法,我想各位在工作中间都会碰到,我也看过一些讨论教育信息化的会议,在会议上,实际上专家之间的看法有很多是不尽一致的,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以后,它将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究竟正面的是什么,负面的是什么,以及教育界应该如何采取应对之策,这些问题有一些方面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只有通过多种视角的探讨和试验,才能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路子和模式,所以这次论坛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交流各方面的看法和经验,共同探讨在新阶段,如何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目标,朝着加快信息化、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个目标前进。

  我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问题,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和前提。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讲一下信息化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与前提。

  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个问题提出在讲到学习型社会这个概念的时候,前面加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想这两点可以说是学习型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也就是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所谓全民学习,应该是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所谓终身学习,也就是时时学习,所以有人把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形象地概括成为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也有人讲灵活学习,这样的一种概括。

  1,要构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教育体系上将会有重大的调整。这种调整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来两个体系,一个就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一个是终身教育体系。要构建学习型社会,就需要有两个体系支撑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因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是我们的目标,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必须要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如何能够保证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就要有一种教育体系保证。而这种体系应该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这两个体系的相互作用,保证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目标。

  对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这两个体系的关系,现在还在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原先的所谓传统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区别就是它已经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畴,如果这样来理解,很容易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理解成为是一个体系。还有一种观点,我也是比较倾向于这种观点的,就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主体部分应该是学校教育系统。终身教育体系应该是既包括学校教育,又越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所以,我认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是不是应该是以学教育系统为主干的,覆盖全社会的教育体系。

  在一篇关于21世纪教育的文章里边,我把终身教育体系说成是有四个系统,正因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这个问题十六大提出以后,到现在为止实际上解释并不完全一样。在教育部主持起草的,今年刚出版的就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发展的专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这个报告里讲到学习型社会的时候,是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划成两个圈,有一部分是交叉重叠的,是这样表述的。如果从学习型社会或者终身教育体系这个角度来讲,是不是可以包括这样四个系统。

  一个系统就是学校教育系统,学教育系统主要承担的是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这方面的任务。

  第二个系统,是在职教育系统,或者叫行业和企业的教育系统,也就是说,各类在职人员在工作岗位上要继续学习,这种学习,有的是到学校学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在职学习的。

  第三个系统,社会教育系统,这种社会教育系统是非正规、非正式的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叫做校外教育的部分,也包括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所以,社会教育系统是进一步延伸的这样一种教育系统。

  第四个系统,网络教育系统。有人认为网络教育系统不一定和平面作为一个系统,但是现在来看,网络教育系统,我认为它既实施着某种独立的教育任务,比如现在我们成立的网络教育学院,很多中学搞的网校,建立的网校,实际上也在独立承担着它的特定的教育任务。同时,网络教育系统不完全表现在网络学院,有网络教育这个系统以后,是为终身教育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服务。下面我会讲到网络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关系,这是我的观点。

  学习这型社会总的目标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要实现这样一种目标要用现代教育体系支撑这个目标的实现。

  2,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我注意到,国际上关于终身教育这个问题的研究中间,有一些看法,着眼点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我注意到,既然讲到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有三个要素是构成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方面,当然还可以研究别的问题。

  第一个要素,学习者。要有终身学习的学习者,也就是说,要有全民的学习需求,或者他的学习是覆盖全民的,全民都是学习者,这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的首要前提。如果说不是全民成为学习者,这个社会还不能叫做学习型社会。学习者的变化,下面再讲。

  第二个要素,组织。学习型社会的组织,学习组织已经不限于学校,不是仅仅学校是一种学习组织,应该说社会的各种机构、组织都具有学习的功能。所以,形成学习型组织,应该是社会的组织基础。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社会提供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灵活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人们要学习,可以进学校,也可以不进学校,可以在不同的组织中间参与学习,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组织也可以这样讲,它已经不受制度化教育的学习组织的限制,因为过去我们的制度化教育中间,人们要学习,他必须要在制度规定的组织中间才能构成为正规学习。

  第三个要素,制度。在学习型社会里不一定受这种限制,和这个组织相应的,应该有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就是要形成适应社会化、个性化学习的评价认证制度,也就是说人们在不同的学习型组织中间学习的成绩,或者叫成效,要有一种制度来承认他,而且这种承认要有制度保证的,学习型社会这几个要素是必备的。

  3,从上面的要素来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历史性的转变,从教育上来讲,有一种历史性的转变,这个和上面是对应的,一个转变就是学习对象,从局限于学龄人口转变为全民学习。在学习组织上,从单一的学校系统转变为多样的学习型组织。在学习制度上,从学历文凭本位转变为能力发展本位。提出这个问题的意思,就是学习型社会不是现行的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放大,而是现行的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变革和创新,只是把原有的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扩大、放大,我认为还不能建成学习型社会。这个意义上讲,现实学习型社会对于教育系统来讲,恐怕会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和革新。这是现在在国际上对于信息社会的教育,讨论的热点之一。

  我想举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过的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这个大会是由各个教育部长参加的,中国是陈志立部长代表参加的,有一段话是这样讲的,“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进行历史上从未要求他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后面这句话和前面的知识社会,我认为是对应的。人类正在进入知识型社会,这种社会的变化在教育上引起的变化必然是从未发生过的,也是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从未发生过的最彻底的意思,就是从工业社会的教育进入到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教育,不仅仅是一个量的扩展,而是教育形态的变革。学习型社会应该说就是那种变革的非常集中的反映。

  4,社会变迁和学习变革,也可以说学习型社会兴起的社会动因。把教育所经历的历史性变革和社会的变革,和人类文化传递的变革,把这几个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因为现在有人研究信息高速公路,提出来这是人类文化传递的第三次革命。这三次革命和社会的变化相联系的。

  第一个阶段,农业社会。曾经经历过人类文化传递的第一次革命,这个革命就是文字的发明,文字的发明当时出现了非制度化的精英教育,当时是一种贵族教育,是一种少数、上层能够接受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由于文字的发明能够在上层得到这种教育,但是当时并不是制度化的教育。

  第二个阶段,工业社会。当时出现了印刷术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推进了人类文化传递的第二次革命,当时就出现了制度化的大众教育。因为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平民教育、普及教育有了可能,也就是说,教育从少数贵族进入到平民,这种教育具体体现在,就出现了以学校为主要形式的这种制度化的教育。有人讲第二次印刷术的发明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独占,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使得教育走向平民,普及教育、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有了可能,当时是出现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出现。现在我们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工业革命以后的这种制度化的教育,我们现在是占主导地位的。

  现在正在进入的是知识社会,很多研究信息社会的人,又有一个说法叫网络社会,加州博开大学很有名的信息社会学家卡斯特教授写了信息三步曲,第一步就叫做网络社会的崛起,他专门讲了网络社会正在崛起,引起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方式等等一系列的变化,所以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好多方面在这方面从不同角度描述正在进入的一个新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带来的是人类文化传递的第三次革命,也就是网络的应用,网络在文化传递中的应用带来了人类文化的第三次革命,这种社会和文化传递的变化在教育上将会出现社会化的全民学习,当然现在也有一种比较极端的看法就认为是非制度化的教育,又会出现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占主导地位,但是这种观点并不是说大家都认同,但是至少有一条是有变化的,就是学习和教育已经不是完全局限在学校教育这种制度化的教育之内,我们现在讲的学习型社会也好,网络的教育也好,都和这样的社会变迁的背景是相联系的。

  5,从这个角度学习型社会应该是网络社会,网络化是学习型社会的技术基础,所以建设学习型社会必然要求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要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这两者的关系我是这么看的。学习型社会很重要的一个技术基础,应该是一个网络,网络是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条件。

  今天网络发展从教育目标来看,从社会的发展目标来看,应该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服务,如果这样的论断能够成立,应该说信息网络化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前提,从这个前提出发,建设学习型社会必须加快社会和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并且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再进一步把知识社会、网络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关系稍微加以说明。有一个看法认为,学习型社会,全民学习、人人学习,每个人都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大家都爱学习,大家要生存,你就要学习。你活到老要学到老,那不是终身学习吗?认为这个好像是学习型社会不是一个在特定的人类发展阶段出现的,我可以有意把它在一种比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好像也能够建设学习型社会,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误解。我们今天讲的学习型社会不是这个含义,实际上讲到底,人人都要学习,或者说每个人都要学习,这个观点,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在过去的“五七”指示里边把这个意思已经讲过了,每个人都要学轻、学农、学工,还要学文化,变成一个大公社,这个是不是就叫学习型社会?这和我们今天讲的学习型社会还不是一种概念。我认为今天我们讲的学习型社会必须和网络、信息化、知识社会这样的背景联系起来,为什么这样讲?有三个方面,知识社会、网络社会、学习型社会,这之间的关系从这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知识社会的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知识革命,世界范围正在引起一场知识革命,知识革命这个说法在我们国内现在谈得不多,我记得96年和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四所大学的校长到美国考察21世纪一流大学的时候,哈佛大学校长给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革命的时代,当时我们国内很少谈“知识革命”这句话。最近各位如果看一下,国际组织连续发表了很多报告,其中有很多都谈到知识革命。

  去年世界银行专门发表过一份报告,叫“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这份报告还是很有分量的,这份报告里面专门有一章谈到知识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所以,知识革命是现在正在发生的,而且将会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生活的革命。知识革命引起各方面的变化,现在我们讲正在出现一种知识经济的新形态,要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知识社会,知识革命、知识经济、知识社会这样的一种正在经历的变化,它对于我们每个人或者对于人们产生什么影响呢?就是产生,既然知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绝对性因素,知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掌握知识,就必须学习,因此,学习就成为知识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想在这样这个环境下,学习对每个人来说,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对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关系更为重要,可以这样说,在一个知识不断变化、更新的环境下,不学习是很难适应变化的,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学习型社会内在的动力是在于社会本身对知识的需求增强了,因此,它成为每个人生存发展的条件,学习是社会内在的要求,内在的动力。所以,这是和知识社会、网络社会关系很密切的原因。

  其次,从人的发展来看,当工业社会进入到后工业,进入到知识社会、经济社会的时候,进入到所谓经济学上叫高质量生活阶段,这时候人们已经从贫困到了温饱,温饱到了小康,我们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温饱到小康,小康到富裕,这以后,它进入高质量的生活阶段,高质量生活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人们生存性的需求将会转变为发展性需求,人们的生活不仅要满足于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于提高自己,全面发展自己的需要,要发展性需要中间很重要的一段,就是要完善自我。学习在这个时候就不再是一种生存的手段或者叫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自身的需要。我看日本谈到终身教育的时候谈到三点,一个是摆脱学习型社会的弊病,第二谈到生存、职业变化、技术变化对人的需要,第三,精神需求,人的精神需求,到了一个人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时候,学习是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的需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型社会的学习不只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不是一种谋生的需要。

  我们现在很多学习,为了找职业,为了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都是和自己谋生,这种需要相联系的,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当然有这个需要的,人生存才能发展,但是他不完全为了谋生,应该说他是为了乐生的需要,这个话我想起来,马克思讲到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谋生的需要,而是乐生的第一要素,到共产主义,人还是要劳动的,但是人不再是谋生的需要,而是乐生的第一要素,我们能不能说,学习型社会的学习不仅是谋生的需要,也是乐生的需要。因此,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就不只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的投资,而是一种人生的消费和享受,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成为学习型社会,如果这个学习是被迫的,我必须要学习,今天要改变一下工作必须学习,这种是被迫的,我不得不这样去做,做了以后才能改善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在这个时候,当然大家也可以都学习,但是我认为真正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没有后面这一点,恐怕还不能认为构建了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学习型社会,我对这一点觉得很赞成这种看法。因此,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和我们讲的工业社会、农业社会这样的一种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应该说是有变化的。

  网络社会,要满足社会人人学习需要,网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因为网络可以突破传统教育和学习的时空局限,为全民学习、置身学习提供物质技术基础,所以从这点意义上也可以这样讲,就是真正要建设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必然要构建一个网络社会,所以我想这几个关系我是这样理解的。今天我们讨论教育信息化、网络和学习型社会,这两者之间确实应该看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上一篇:镇海炼化公司工会积极探索班组长培训新模式   下一篇: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