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研究与探索>文章内容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作者:段培君 发布时间:2008-08-18 (阅读次数:
  [摘要]本文从发展规律与国内外背景的角度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依据,说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内涵,并从经济学分析框架、系统科学分析框架和文化学分析框架三个方面探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内涵,提出相应实施方略。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  实践内涵;  分析框架;  实施方略

  [作者简介]段培君(1956-),男,江苏连云港人,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依据

  (一)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实现机制

  国家的繁荣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创新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它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的动力。进入网络经济阶段,科学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改变了现有的经济结构,带来了经济的新增长。以信息科技、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创新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外有学者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得出一个结论:在过去五十年、一百年、二百年中,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不是资本的积累,而是技术的进步,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最重要途径是技术升级。例如美国经济增长大约80%源于技术创新,仅仅20%左右源于资本积累[2]。

  (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在2001年前都是采取八大要素来设置评价指标。世界经济论坛的八大要素是:开放度、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技术、企业管理、劳动力和制度等;洛桑学院采取的是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与技术和国民素质等。2001年,《洛桑年鉴》将以往包括科技要素在内的八大要素归类为四项环境要素,原本作为一级综合指标的科技要素被分解为“科学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列入“基础设施”要素之中。《世界论坛报告》认为:10年前国家和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结构调整、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今天竞争优势必须来自于创新并迅速将它们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商品化、产业化,以使其竞争对手的技术改造难以跟上它们的创新。

  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2006—2007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中国在此次排名中列第54位,相比前一年下跌6位。WEF指出,中国的新技术参与度较低,这成为排名下降的主要原因。WEF建议,中国应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出努力。这表明,中国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面临着创新能力的挑战。

  (三)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该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是,按照以往的发展方式,现代化建设向纵深阶段推进遇到新的“瓶颈”。

  首先是资源难以持续。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能源消费和GDP翻番的关系大体上是1:2,即用了一个单位的能源增长产生两个单位的GDP增长。2001年以后比例关系变为1:1左右。按照这一趋势,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所要消耗的能源是国内资源难以负荷的。资源依靠进口也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其次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不合理,发展动力难以持续。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投资驱动。随着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升,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失去。中国单位资源的产出率比较低,供需结构存在问题。不论从效益还是长期运行的条件看,投资驱动都面临新的问题。消费拉动不足,农民购买力不足,消费需求受到限制。创新驱动力也不足。从2003年当年的情况看,我国专利申请累计1 931 118件,其中国外申请所占的比重约为70%,高技术的70%—90%也来自国外申请。2004年中国科技贡献率仅为39%左右,而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基本上都保持在60%以上。我国出口规模大,但加工贸易占47%。纺织品出口超过1 000亿美元,但是80%是贴牌生产,利润的80%归外商。2005年我国生产的家电产品占世界60%,利润仅为10%。

  最后是环境状况难以持续。中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2000年以来居世界前列。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如果环境保持不变,单位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应提高4到5倍;如果要改善环境,把污染、资源消耗降低一半,单位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要提高8到10倍。上述情况表明,这一轮的宏观调控,带有向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点,要求经济要素的协调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唯一出路。在这一意义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内涵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内涵,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这一期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纲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落实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据此,“十一五”期间提出的具体任务是,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推动高技术产业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

  (二)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我国在战略上逐步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形成较强的发展后劲,不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解决中国资源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资源节约需要技术支撑体系。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都需要发挥创新的作用。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在资源的勘探和新资源的发现方面有新的推进,同时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帮助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间降低20%的目标。

  创新也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十七大报告强调,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

  (三)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2006年初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阐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内涵:“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段话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国家战略。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分析框架

  为深入理解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意义,需要从不同学科的分析框架角度进行研究。

  (一)经济学分析框架:文化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反映了经济学逐步扩展的情形,其主要的扩展过程如下。

  ——知识(科学技术)要素进入经济学。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是“由于改进生产技术,占领新的市场,投入新的产品,等等。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这种历史上的不可逆转的变动,我们称之为‘创新’,我们把它定义为: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有必要而又充分的理由把创新列举出来,作为经济变动的第三种和逻辑上性质不同的因素”[3]。

  20世纪30年代数学家查理斯·柯布和经济学家鲍尔·道格拉斯提出了生产函数的非约束形式,为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比较便捷的方法。索洛50年代提出的增长速度方程可以算出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科学技术与经济过程的一体化不再是一种定性的表达,而是一种定量的确定形式。罗默进一步认为,由于研发活动被引入经济活动,同时它又是技术进步的来源,所以科学技术在此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4]。

  ——制度要素进入经济学。戴维斯和诺尔斯提出制度创新理论,将制度变革引入经济增长过程,认为“制度创新”是指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革新[5],它们是历史上制度变革的原因,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

  新制度学派的科斯提出,假设交易费用为零,资源配置的效率与产权制度的安排无关;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产权制度的界定或安排就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发生作用。诺斯分析西方经济史得出结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制度及其创新。——文化精神要素进入经济学。如诺斯所说,文化信念是制度结构的基本决定因素。制度不是由政策而是由文化所决定的。文化通过对制度的影响而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科利尔把“社会资本”看作是社会内部的社会与文化的一致,即支配人们互动的规范和价值观的一致。当社会资本能够产生外部性并能促进互益集体的社会互动时,它就具有经济效益[6]。

  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作为经济要素直接进入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资源,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体现文化、技术与经济全面结合的新型产业集群。根据《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估计,2005年全球创意产业创造的GDP约为3.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8%。预计到2010年全球创意产业规模将接近10万亿美元。2004年中国创意产业年营业总收入为22 997.06亿元,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的5.22%[7]。

  以创新范畴的提出为起点,知识(科学技术)、制度、文化精神要素陆续进入经济学的范围,其资源配置和转化关系的特殊性体现为经济发展规律的特殊性,形成了某种文化经济学。它的内涵和规律是通过创新范畴阐释的。正是在文化经济学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乃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二)系统科学分析框架:国家创新体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传播新技术。他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从而影响国家的创新能力。国家创新系统所涉及的主体不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它们还涉及政府主体、教育主体和科学研究主体,其活动性质或规律也不再仅仅属于经济学的范畴。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一步给出的定义是: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国家公共或私营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络,其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该国家扩散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影响着该国家的创新业绩和经济发展的绩效。这一定义强调了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所形成的能力是国家能力,与国家战略、发展密切相关。国家行为在这种系统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国家创新系统作为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统一体,其发展是在自组织与他组织的互动中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历史基础、经济与政治结构、政府的战略导向和政策体系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文化学分析框架:经济文化学

  经济文化学是以经济发展为聚焦的文化学研究,研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的主体利益协调,经济发展的环境评估,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变革,经济发展的人文评价等。经济文化学是以人文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为视焦来进行的文化学研究。

  文化学框架以文化概念为分析基础。怀特认为文化由以下系统组成:一是技术系统,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运用于这些仪器的技术构成,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的获得方式等;二是社会关系系统,由人际关系构成,包括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职业关系等;三是思想文化系统,由思想、知识、信仰构成,表现为一定的符号形式和运作形式,包括哲学、科学、文学、宗教、神话、常识以及相应的文化机构等。怀特的文化学强调了文化三个层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一点上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生产关系(其总和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性一样,都说明了创新在各个层面展开的必要性。

  (四)分析框架的差别与统一

  经济学框架着眼于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该框架中的知识、制度、文化精神等要素仅仅作为经济要素而发挥作用,服从经济逻辑;系统科学框架是超出经济学而以国家层面的知识生产、扩散能力为聚焦的复杂系统,服从系统逻辑;文化学框架着眼于文化大系统和人的全面发展,活动于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各个层面,各子系统有其相对独立性,但服从人文目标下的文化大系统的协调逻辑。

  三个分析框架都是通过经济、文化和社会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整合而形成的不同视角下的学科框架。知识、制度、文化精神要素在一定意义上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它们的进步所导致的经济发展都属于经济系统的创新。同时,经济、社会、精神和价值规范子系统是文化大系统的内生变量,它们的变化所导致的发展属于文化大系统的创新,其协调性、人文性状况是衡量创新的重要尺度。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把握创新型国家,都离不开其内在关系的系统性理解,因此国家创新系统有其特殊意义。全面地看,需要立足于分析框架的互补来理解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一)把创新战略作为中国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

  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创新。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积累的速度,其次是经济结构的优化,最后才是创新。现在要明确这三个方面中最重要的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不断积累资本就会面临边际效益的递减,也不会有新的产业部门出现。现在必须把立足点转向自主创新战略。中国自主创新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中国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第二位。中国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在发展中国家居于前列。中低技术占领市场的空间正在变小,技术创新市场条件正在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使巨额研发费用能够有效分摊,具有成本的可行性。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球份额已经居世界前列。高技术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增长20%以上。所以,简单地说中国不具备自主创新的条件,根据是不足的。

  自主创新的战略投资需要超前部署。这首先因为关键领域的技术跨越,是后进国家或地区赶超先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认识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是常规性资源,在财富积累中往往是逐步积累的模式;而知识和技术是创造性资源,在财富积累中呈现突现效应。其次是因为,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实践,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今天的战略效应取决于昨天的决策,而明天的战略效应取决于今天的战略发展。战略重心转移的过程不是机械组合的关系。在这一意义上,认为我们可以等待比较优势发挥完毕再实施创新战略的观点是不适宜的。

  (二)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互补,抢占新产业链中的制高点

  基本的战略方针应当是: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要着眼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竞争优势,抢占高技术产业链中的某些制高点,同时在争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必须关注未来哪些高技术产业将释放最大的经济能量,把握经济发展的机遇。要抓紧布局,抢占生物技术产业链中的制高点。过去10年,世界生物技术产业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高达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我国应把握机遇,尽可能占领该产业链中的某些制高点。

  不仅要争取产业优势,而且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某些领域的技术优势。

  要在争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发挥比较优势。生物技术产业是目前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其研发差距在5年左右,整个产业估计落后15年,从战略上进行追赶具有比较优势。同时,生物技术产业处于解决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结合部,抢占生物技术产业的某些制高点,符合中国发展战略的方向。我国还具有资源的比较优势,拥有动植物、微生物26万种,过去20多年高等院校培养了大约10万名生物技术及相关人才。我国还有市场的比较优势,有13亿人口,近5亿人保健食品消费群体、1.3亿人药品消费群体,16亿—17亿亩耕地需要新的农作物品种。要充分发挥中国市场广大的优势,制定包括政府采购在内的相关政策,为创新创造良好的战略环境。

  (三)研发投入主体三级布局,向企业集聚创新要素

  为提高研发投入,从中国国情出发,在经济转型期可考虑投入主体形成三级布局。国家在战略层面上选择重大方向如生物技术、军事航空、引领未来的基础研究等进行投入;行业和区域选择对行业和区域战略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重点投入;企业特别是大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战略发展进行研发投入。不同主体从实际出发确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套餐结构。

  上述三级布局所形成的创新要素要向企业层面积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1 250.3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从政府部门获得的研发经费总额为45.4亿元,同比增长28.6%。这既反映了企业研发力量的增强,也反映了政府主体的积极作用。研发投入争取多方开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研发投入中利用多种所有制形式改善投入结构。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形成研发投入的多元结构,以争取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四)实行行政与研究系统双轨制,加快制度供给

  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体制和机制具有特殊意义。鉴于行政与研究活动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根据我国现代化、社会化进程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建议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推进行政系统与研究系统的双轨制。其主要思想是,各自的系统层级按各自的活动规律设计,学术层级制度不比照行政的层级制度设定。研究单位的层级待遇不参照行政级别待遇,可根据研究系统的特点予以决定,以提升研究人员待遇,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体制和政策上体现人才的重要。与此同时,研究活动的资源,逐步由行政部门分配转向由研究共同体按照一定的竞争机制进行配置,实现劳动者与劳动资源的直接结合。

  加快制度供给,产权制度首当其冲。如果创新战略是第一战略,则知识产权在当代条件下就是第一产权。需要合理借鉴国外知识产权形式。财产权包括以所有权为主的物权、准物权、债权、继承权和知识产权等。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结合,可对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实施股票期权制和认股权证制。要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保护。从总的情况看,我们在这方面的基础工作刚刚开始,需要继续努力。

  加快创新要素市场的建设,如人才市场、经理人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建立有利于创新的风险投入机制。除了股票市场,一些发达国家推出了可转换优先股等金融措施,在有效分担风险的同时保留了对企业经营决策的相对控制权和分享未来资本增值的可能。我们应联系自身的实际,创新风险投资的形式。

  (五)政府发挥战略导向、服务和协调功能,抓紧完善政策体系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要求有创新型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对于创新活动具有导向性作用。世界论坛报告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专利指标入手进而建立各国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在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符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有关创新的指标进行专门性研究。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要求有创新型的政策体系。我国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文化与教育政策、人才政策都要根据创新战略的要求完善和创新。要根据创新战略的总要求逐步完善整个政策体系的自洽性。同时,加强对创新配套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增强可操作性。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要求建立政府各部门的协调机制。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对于创新领域公共资源的合

  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2006]号6号文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确定了以下统筹协调的机制:建立和健全财政部门与科技等部门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协调机制;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协调机制;建立促进军民科技资源协调配置的联席会议制度等。与此同时,国务院[2006]29号文确定了落实包括创新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的工作分工,明确了各个部门的任务,确定了负责协调的部门。在加强落实协调机制的同时,需要对机制本身作进一步的研究。

  (六)教育领先,人才为上,长远布局

  创新的基础在于科学的发展。创新的特点是规模报酬递增。没有一定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家队伍,就无法实现报酬递增。而发展科学和建设人才队伍需要创新型的高等教育、创新型的教育机制,需要创新型的教育管理体制。就这一点来看说,中国的教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美]杰佛里·萨克斯.技术变革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演讲[EB/OL].(2001-05-26).http://www.redlib.cn/html/ShangHaiGaiGe_3934/JiShuBianGe2247354.htm

  [2] [美]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 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90.

  [3] [美]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伊特.内生增长理论[M].陶 然,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35.

  [4] 张  凤,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8.

  [5] [美]杰拉尔德·迈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展经济学前沿:未来展望[C].本书翻译组,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1~22.

  [6] 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64.(责任编辑 陈庆初)


上一篇:邀请一线工人观赛彰显劳动光荣   下一篇:上海书展落幕 构筑起全民阅读文化盛会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