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型职工 > 职业指导 > 文章内容
求职,走出被“细节”录用的误区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01 (阅读次数:
在一些专业报刊和杂志上,我们看到过许多求职者由于注意“细节”而应聘成功的“经典案例”。被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是:某家公司要招聘一名高级人才,众多的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招聘主管的问题,结果都未被录取,只得悻悻离去。而最后一名应聘者,走入总经理的办公室后,他注意到地上有一个纸团,地毯上很干净,这个纸团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应聘者弯腰捡起这个纸团时,招聘主管对他说:“请你打开看看吧!”这位应聘者打开后,竟发现了一行使他惊喜的字:欢迎您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员。随后,这位应聘者就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而且还成了该公司的“中坚”。

这个成功应聘的例子无非是想说明,细节往往是会被人所忽视的,而通过某个细节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某种真实状态和反应。然而,应聘单位通过某些细节“以小见大”作为录取标准就那么“合理”而“完美”吗?对其他的落选者公平吗?

诚然,时下的应聘者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怪招来吸引主管的注意。在应聘材料、外形“包装”、语言个性等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甚至对应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的细节设想了种种应对的措施。实际上,这种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的求职观念是一种误导,它很有可能让求职者身陷泥潭。

人才评估是一门学科。那些真正要录取人才的公司并不会刻意去设计所谓的招聘“细节”。即使那些凭偶尔的“细节”打动了招聘者,而被安排在某个岗位上的人,可能得到一时的“幸运”,而要想在公司长久地呆下去,最终还是要看被录用者的真本事和日后的“造化”。 (刘卫)

来源:北京人才市场报

上一篇:求职时,不要瞧不起自己   下一篇:做喜欢做的工作为什么一直不顺利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什么是“职业指导”(05-09)
·我心中的教育学习体系(11-05)
·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有哪些(05-09)
·知道吗?成功的舵手就是你(05-01)
·2007十个令人兴奋的岗位(05-09)
·劳动者之歌:为农民工歌唱的打(05-14)
·技师薪水高涨是教育纠偏明确信(05-14)
·智慧坐在老板身边 如何亲近老(05-01)
·职场策略:走“技术路线”还是(05-01)
·三大定律:帮助你尽快找到一份(05-01)
·才能高了如何在职场“混”?(05-01)
·跳槽,当心跳出个麻烦(05-01)
相关文章
·知道吗?成功的舵手就是你(05-01)
·身处职场,如何与知识型老板周(05-01)
·才能高了如何在职场“混”?(05-01)
·跳槽,当心跳出个麻烦(05-01)
·不露声色的是帅才 老板到底出(05-01)
·职场上,你不必是最优秀的(05-01)
·薪水谈判 一场乒乓球比赛(05-01)
·如何与你的新上司融洽相处?(05-01)
·办公室主任如何调动部下积极性(05-01)
·拖欠工资7大骗局 6种办法防上(05-01)
·职场观点:就算减薪,也要跳槽(05-01)
·如何处理找领导的电话?(05-01)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