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中国职工教育》>文章内容
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切实维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权益
来源: 作者:王俊治 发布时间:2009-12-10 (阅读次数:

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


切实维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权益

 

 

■  王俊治

 


     当前,一些高危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伤亡事故及职业危害事件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导致了一些地区和企业的不稳定、不和谐,由此引发的劳动关系冲突现象十分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可见,维护职工安全与健康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一、我国职业安全卫生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与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艰苦努力,安全生产呈现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事故总量逐年减少,主要指标持续下降。但中国作为一个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安全生产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事故总量偏大,重特大事故多发,我国安全生产水平的一些相对指标还比较落后。以2008年为例,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起,死亡91172人,我国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率是0.312,发达国家是0.02到0.05;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是2.82,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万车死亡率是4.3,发达国家是2左右;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1.182,而发展中国家一般是0.5左右,发达国家是零点零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000多万残疾人中,有20%左右是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自然灾害造成的,而且每年还在以较快速度增长。
  其次,职业危害问题严重,职业病发病率持续增高。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以来,截止2008年底,已累计报告职业病共704602例,其中尘肺病例达638234例,占90.58%。2008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尘肺病例10829,占78.8%,死亡613例。由于劳动者的体检率低,职业病报告体系不健全,实际职业病发生数、死亡数远远大于这个报告数,有些地方职业危害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1600多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受不同种类的职业病危害的职工约有2亿人。专家估计,今后10年仍将有大批职业病人出现。职业病已经成为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
  第三,中小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重灾区。从目前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来看,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小煤矿、个体运输车辆、小化工和烟花爆竹小作坊等是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的重灾区。这些企业用工管理混乱,安全设施简陋,“要钱不要命”,每年的事故和死亡人数均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另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工正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分布在非公有制企业,这些工人阶级队伍的“新鲜血液”相对于传统的产业工人来说,缺乏系统的甚至是最起码的职业教育,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工成为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受害主体。
  第四,全球性金融危机对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一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生产经营困难时期无疑会进一步减少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从而加剧职工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的恶化;二是由于资本竞争的日趋激烈,即使是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为了增强其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能力,也会通过减少职业安全卫生投入的方式降低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种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往往表现为事故频发、职业危害严重、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
  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和企业的唯利是图,放松对安全生产的管理,甚至不惜以牺牲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来换取吸引外资和本地区经济的一时发展,致使重大危险源失控,事故隐患得不到治理,更加凸显了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新形势及其艰巨性。

  二、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职业安全卫生领域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给工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面临的任务日趋繁重。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促进安全生产,预防职业危害,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合法权益,既是工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切入点,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履行“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会工作方针的具体要求,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1.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体系,提高监督检查水平。为了充分履行《工会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赋予工会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职责和权力,依法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各级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的建设,切实加强对三级网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能适应职业安全卫生维权需要的工会劳动保护干部队伍。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机构,抓好劳动保护干部的选配和培训。各省、市总工会尤其是矿山企业集中、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害的地区,应该充实必要的专职人员。二是加强劳动保护兼职队伍建设,抓好班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的配备。各级工会组织应当结合本地区企业事故多发的特点,按照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形势和任务要求,以及人员与承担的职能相适应的原则,配备好必要的兼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不仅要在国有企业配齐配足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更要在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建会工作的同时,注重抓好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的建设,选配好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组织开展好群众性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发动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及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整体水平。要分层次对工会劳动保护干部和监督检查员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劳动关系理论、沟通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需要。
  2.拓展工作领域,把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延伸扩展到民营、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非公企业薄弱的工会监督检查网络,无疑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也很难履行工会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职责和义务。工会劳动保护部门一方面要全力巩固那些工会劳动保护组织网络健全、工作开展正常的国有企业工会组织,使之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由于企业改制或行政机关变动使原工会劳动保护组织机构不存在的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在力争建会的同时,把工会劳动保护网络建立起来,并引导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3.重视和加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要结合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和工作实际需要,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带来的影响,不断总结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新领域、新方法、新思路。要善于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用先进的、科学的劳动保护理论指导当前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实践。
  4.加强调查研究,总结推广经验,推动工作方法的创新。经验来自于基层,出自于工作实践。我们要针对当前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特点,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一线班组,寻求积极的、有效的监督检查措施。要在宣传推广传统经验如“职代会保安全”、“一法三卡”、“工会主动参与”、“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于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方法,并加以提炼和总结,推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
  5.高度重视职业病预防工作,监督和协助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从实践来看,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根治手段,一旦患病很难治愈,因此控制职业病危害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抓起,消除产生职业病的危害来源,这是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预防措施。各级工会组织应认真做好《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多途径推动各级政府落实监管责任,监督和协助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加强对影响职工安全健康的职业危害突出问题的调查研究,掌握影响本地、本企业职业病发病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和重大危害源点,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督促和协助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从当前来看,一是要督促、协助企业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特别是要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和培训制度,确保劳动者得到职业健康保护;二是督促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义务,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接受政府监督;三是监督企业建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控制制度,使工作场所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企业工会要争取把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纳入到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之中,并检查履行情况。地方工会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切实把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纳入到劳动关系三方协商议题之中,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和突出的地区,争取逐步推动建立职业安全卫生协调三方机制,共同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6.扎实推进“安康杯”竞赛活动,发挥好竞赛的载体作用。“安康杯”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实践和延伸,深受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众的欢迎。今后应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充分发挥“安康杯”竞赛活动的载体作用,把推进企业安全管理、加强工会群众监督、开展职工安全卫生培训教育、创建安全合格班组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工会劳动保护业务工作逐步纳入“安康杯”竞赛活动之中,充实和丰富竞赛的内容。要积极倡导各地和企业长期开展各类职工安全卫生知识学习活动,注重发挥“安康杯”竞赛网站等媒体的作用,利用先进的传媒手段,使更多的职工接受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二是吸引更多的农民工相对集中的煤矿、建筑及非公有制等各类所有制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加入到“安康杯”竞赛行列,促进这类企业的安全管理和群众安全监督工作,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
(责任编辑  唐宋)


上一篇:职业安全健康监管路在何方?   下一篇: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推进班组安全基础建设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