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模精神成为时代最强音(2) |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3-11 (阅读次数:
)
|
|
■链接 与时俱进的劳模精神 社会在发展,时代精神在前进,劳模精神、劳模特征也在发展,不同时代的劳动模范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20世纪50年代 以王进喜、时传祥、郝建秀、王崇伦、赵梦桃为代表的一大批普通劳动者,在他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不平凡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以他们高尚的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成为激励全国人民的楷模。20世纪60年代 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两个典型的英雄模范人物代表,雷锋和焦裕禄凝聚了人们的向心力。尤其是雷锋,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当时的社会需要强调无私、关爱、理解、奉献的“雷锋精神”。雷锋同志是一个普通战士,他没有身居高位,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而只是用自己极为平凡的言行,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爱国家、集体和他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中国社会亦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应的是社会的主导性价值观亦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反映在劳动模范身上的时代精神亦在进行相应的“调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中国的科技界涌现出了一大批以陈景润、蒋筑英、罗健夫、彭加木等为代表的知识精英。20世纪90年代 90年代出现的以孔繁森、吴敬琏、李素丽、徐虎等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以他们平凡的、光辉的、感人的事迹给社会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新世纪 走进新世纪的劳动模范,相当一批是来自生产一线技术精英。他们在继承发扬老一辈劳模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精神的同时,苦练技术大胆创新,成为知识型、技术型的走在时代前列的劳动模范。他们中涌现出了许振超、李斌、王亮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展现着劳模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ebs)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
上一篇:组图:建国以来影响了几代人的名劳模 下一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