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全国创争在行动>信息与动态>文章内容
青岛港:只要肯学肯干人人都可成才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董山峰 、冯蕾 发布时间:2007-07-17 (阅读次数:


 
  7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 会、交通部、中共山东省委、中共青岛市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青岛港科学发展模式高层研讨会。青岛港,尊重广大职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努力形成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推进科学管理,强化机制创新,承担社会责任,塑造“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的企业理念,并在推进农民工“主体化”方面做的有益探索,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型、创新型企业方面创造积累的宝贵经验,组成了一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改革发展的亮丽风景,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如何实现企业的效率最大化

  青岛港有一个响亮的口号:革命理想高于天,理直气壮讲奉献。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坚信,人是企业之本,是企业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保持和增强积极性的内在动力。

  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林治波曾率队深入青岛港采访,青岛港提出的“三大使命”和“三个一代人”的精神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三大使命”就是“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三个一代人”精神就是“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他说,无论“三大使命”、“三个一代人”精神,还是青岛港人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其实质都是倡导员工以奉献的精神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促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港口发展、国家命运紧密相关。

  青岛港曾创造了著名的“零极限”、“零缝隙”、“零缺陷”、“零制约”、“零时间签证”。这么多的“零”,就是以最快的流通速度来实现物流效率的最大化,是现代流通创造的现代港口核心竞争力。青岛港外贸吞吐量能多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二位,进口铁矿石吞吐量居世界港口第一位,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这背后,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周天勇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灵魂与核心价值观。青岛港将其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精忠报国。按时和足额向国家上交税收和利润;为国家分忧,不把员工推向社会,实现和谐共进;为国有企业争光,争做国有企业的排头兵;不忘历史,孝敬老人和退休员工。二是服务社会。为了把港口建设成生态港,青岛港大力实施“蓝天、绿地、碧水”三大工程。在节约能源和资源方面,2006年,青岛港依靠群众性的科技进步,将柴油轮胎吊改造为电动轮胎吊,仅此一项,年节约成本3000万元以上;在环境方面,实现了噪音小、零排放,大幅度降低了大气和噪音污染。三是造福职工。青岛港给职工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不把职工推向社会;以每年增长的工资收入,给员工实实在在的好处;给员工以美好生活的希望,提高员工的技能、智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如何培育出创新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光明指出,过去一提起人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科学家、是硕士、博士,是高级工程师等等。十几年前,青岛港16000名员工中77%以上的人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很多职工认为自己无法被称作人才。但青岛港提出:凡是能为港口发展解决问题、作出贡献的,都是港口需要的人才。十几年来,他们不仅培养年轻员工成才,对学历低、年龄大的“4045”员工也没有忽视,推出了教育、用人和分配三大机制,为人才的成长、使用、选拔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他们发挥教育机制的核心作用,激励人人学习。强化教育管理,形成机关部室专业培训、公司全员培训、基层队专题培训和班组实际操作培训的格局。

  ——他们发挥用人机制的导向作用,激励人人成才。坚持“五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年龄。把“人适其位、位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作为人才工作基本准则,建立健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等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岗位与能力挂钩、公平与竞争兼顾的人才激励机制。近五年来先后出台上百条人才强港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使各类人才得到公正评价、合理使用。一大批优秀党员、优秀知识分子、优秀工人被选拔到集团中层领导岗位上。

  ——他们发挥分配机制的杠杆作用,激励人人贡献。每年增长工资都坚持“四个倾斜”:向一线工人、科技人员、有突出贡献者、管理人员倾斜。对成才者表彰、对创新者重奖是青岛港的一贯原则,凡是好经验、好做法、优秀成果,都是财富,集团都给予肯定和奖励。

  “只要肯学肯干,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极大推动了青岛港的创新实践。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介绍,多年来,青岛港开展“自主创新、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创新型港口建设,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职工自主研制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流程和管理办法,取得了3000多项科技成果,走出了一条科技兴港之路。

  如何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在青岛港的职工队伍中,农民工占了近一半,有7300多名。在他们中,有一个口号十分流行,那就是:“感谢共产党,扎根青岛港”。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光建曾到青岛港调研,并反复思考:如何认识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怎样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提高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如何使他们和城市职工一样,成为企业的主人?

  青岛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农民工由挣钱吃饭向扎根海港、由短期务工向爱岗敬业、由普通打工者向产业工人的“三个根本性转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建立了将农民工逐步转变为合同工的制度。目前,已有1032人被录用为合同制工人,享受与城市工人基本相同的待遇。2007年4月,农民工队长徐万年因工作业绩突出被选拔到了公司副经理的领导岗位。青岛港特别重视对农民工综合素质的提升,从农民工入港第一天起,就和正式员工一样进行新工人三级培训。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秘书长、博士生导师赵涛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民工“市民化”,青岛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通过培训,让农民工掌握产业工人所需要的技能,由“务农”转向“务工”;二是维护农民工权益,提高他们在各方面的待遇,推动农民工由短期务工转向长期就业;三是创造条件,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工在城镇购买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提供便利,鼓励农民工加入城镇企业的党团组织、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基本实现农民工“市民化”。这些举措对全国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对中小企业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新时期全国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青岛港“金牌工人”许振超说,我是技术工人出身,我们这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兄弟,都得到尊重、教育、重用。“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皮进军就是青岛港农民工的典型代表。

  如今的青岛港,农民工不再是单纯从事体力劳动的装卸工,不仅有很多人从事技术工种,而且在自身岗位上创造出了装卸、灌装等世界纪录、全国纪录和行业纪录。他们爱港敬业,积极为企业改进工艺提出大量的合理化建议,极大地提高了青岛港的生产效率,形成了农民工和企业的“双赢”局面。

  正是因为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青岛港用l亿吨的港口吞吐能力,实现了2.24亿吨的实际吞吐量;用全国沿海港口1.3%的码头泊位实现了全国7.1%的吞吐量。

  面对青岛港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欧阳坚指出,只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断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调动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国有企业就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T L )
 


上一篇:学习,在创新中飞扬激情   下一篇:创新学习永葆发展活力—“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综述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7)
·《中国职工学习论坛》的预备通(05-26)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04-24)
·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启动(03-30)
·中国职工创新学习宣言(07-17)
·学习,在创新中飞扬激情(07-17)
·专家型工人的一面旗帜(07-24)
·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电视电话会(09-07)
·关于举办“中国职工学习论坛”(07-06)
·孙春兰在重庆调研(04-17)
·学习标兵 星光闪烁(07-17)
·全国创争活动知识竞赛试题参考(04-26)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