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5.12”。汉旺广场的钟,仍然充满象征意味地凝固在一年前的14:28——而且,可能会永远凝固在那里。
山崩地裂,江河寸断,那是人类生命长河中又一个充满悲壮的时刻。那一刻,有许多生命戛然而止,有许多生命相拥而泣,有许多生命搀扶依偎……
巨大的灾难,放大了生命的脆弱和顽强,放大了生命的渺小和伟大,放大了生命的易逝和不朽。悲剧发生了,无数生命陨落了,但生命的价值更显尊贵——从悲剧发生的那一刻起,以大爱大义、敬畏生命为核心价值的悲剧精神也悄然诞生。
一年前的“5.12”,充满悲壮、惨烈和惊慌。我们见证了人性的力量,记住了一个又一个顽强的生命瞬间。可乐男孩、敬礼男孩……每一个普通人都是英雄,诠释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谭千秋的臂膀、蒋敏的乳汁……每一个大爱大义的举动,都担当了延续生命的崇高使命。“5.12”,是生命的灾难,更是人性力量的释放。
经历了生离死别,牢记了生命的尊严,相约着奋发向上。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无私的爱。“活着就要活得更好、更有质量”,这句话几乎成为灾区民众的宣言。更坚毅的笑容回到了人们的脸上,有尊严的幸福感簇拥着人们的生活,融汇着责任和感恩的人生观成为灾区的主流价值观。即使是“80后”、“90后”这些“稚嫩”的群体,也因为一场磨难和见证一场磨难而成熟,而充满使命意识。
生活在继续,生命在延续,人们站在更高的视点谋划未来,紧抓现实。一年了,只要你深入灾区,你就会获取信心,理解生命的崇高。
四川依然美丽,四川遭受的磨难,既是灾区百姓的个体磨难,也是人类共同的磨难。就像人类每一次经受生命的磨难一样,人们前行的脚步不会凝固,人们追求幸福与快乐的愿望会越发坚定和强烈。“最困难而又最幸福的事,就是在自己遭受痛苦时,在遭受无辜的痛苦时,爱这个生命。”列夫。托尔斯泰说。
热爱生命,是对逝者的告慰,也是对生者的鞭策。于是,有一种感动在灾后诞生。
许多援建者进入灾区挥汗出力,他们也在灾区收获了感动——不是因为那里有无尽的泪水和悲痛,而是因为灾区人民的尊严——即使挂着泪花,也要在微笑中积极生活,憧憬未来。这是四川人的尊严,也是人类的尊严。
家园可以被摧毁,家园也正在被重建,但家园里需要的精神,从来就没有消逝。“灾区的人们也在感染我,他们那么乐观。工作、生活、做生意、上学,地震没有动摇他们。”一个从事心理救援的美国志愿者说。
在汶川、映秀、什邡、绵竹、汉旺、北川、青川……在这片仍然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无数的援建者、志愿者、凭吊者与当地人一起,共同谱写着“四川依然美丽”的生命凯歌——这片土地流淌的是信心而不是悲悯,是大爱而不是同情。“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再大的困难能战胜”……诸如此类的“草根”心声,正是一个经历灾难的民族的内生力量。
祭奠“5.12”,是对生命的激励。我们有理由坚信:汉旺广场定格的时钟,仅仅定格了关于灾难的记忆。而对生命尊严、生命价值的敬畏,则时时刻刻深藏在我们所有人的心底。
(创争网编辑:桑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