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专区全国创争在行动地方创争活动创争活动在基层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研究与探索农民工亲稳舆论职工福利创新案例
当前位置:主页>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文章内容
乌兰浩特卷烟厂的发展和崛起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姜明生 常青 发布时间:2009-03-11 (阅读次数:

 

 

 

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

    小企业亦有大作为。很多人容易相信,但是真正做起来却相当不容易。地处边疆的红云红河烟草集团乌兰浩特卷烟厂做到了。这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名不见经传、甚至面临淘汰的企业经受住了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考验,经受住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以顽强的精神生存、发展、壮大,产量、销售收入、利税、职工收入均实现大幅度增长,甚至翻了几倍。

    这样的发展靠的是什么?许多人说,离不开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离不开勤劳务实的职工队伍,离不开持续的开拓创新。厂长刘凤书说,这些都对,但是最根本的一条,无论重组前还是重组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乌兰浩特卷烟厂始终坚持发展的理念不放松,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

发展是第一要义

    乌兰浩特卷烟厂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发展信念;只要开拓拼搏就能进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企业都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中心要务,创新创效,勇往直前。

    1982年建厂的乌兰浩特卷烟厂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中,因为生产规模小而面临被关闭的危险。2004、2005年与云南曲靖卷烟厂、红云集团的重组是重要的发展分水岭。

    在重组前,面对卷烟销售不畅,厂领导带领营销人员,从呼伦贝尔到锡林郭勒,一跑就是半个月。从街头巷尾到销售现场,征求消费者意见,然后组织科研小组和销售部门,改进产品,完善服务。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也决不同情弱者。必须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一条路!大兴安岭目睹乌烟人匆忙的身影,草原大地记录着乌烟人坚定的步履。

    重组前的乌兰浩特卷烟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注重文化建设,拓展企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管理风格。厂长刘凤书在企业管理上以“严、细、实”著称,受到了同行的认可。在她的倡导下,企业早在1998年就开展了标准认证活动,1999年10月通过了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推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生存发展和重组创造了条件。

    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限制,企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厂长刘凤书和领导班子成员几经努力,多方协调,于2004年1月份和云南曲靖卷烟厂重组,2005年11月份又和红云集团重组。重组后的乌兰浩特卷烟厂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发展理念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重组给这家企业注入了发展观念的新血液。企业坚持“品质成就品牌”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满意产品,是践行“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针对企业产量增加、设备落后、生产能力不匹配、设备调整频繁的现状,他们从“设备更新保质量、改进工艺提质量、责任意识管质量、调查研究看质量”四个方面入手,以计划管理和灵活调控为主线,精心组织实施,精细过程控制,快速应对变化,集中安排生产,减少工时,降低成本。以质量保品牌,以品牌保市场,深入进行市场调研,广泛征求消费者意见,为做好产品的维护和管理,同时也为提高消费者对集团品牌的忠诚度提供有力支持。

    在集团的支持下,2007年该厂易地搬迁技术改造项目获得国家局批准,乌兰浩特卷烟厂迎来了发展新契机。项目批准后,全厂就积极着手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筹备工作。2008年4月26日举行了技改奠基仪式,技改项目全面启动。在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他们坚持了“规范管理过程,严格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首先,抽调高水平、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实到技改队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80%,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28%,使技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有效保障。第二,加强对技改招标工作和工程质量的监管。成立了招标采购廉政监督工作组织机构,制定了招标采购廉政监督办法、实施了项目同步廉政监督方案,为技改招标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提供有力保障。在确定项目承包方过程中,实行工程招标,每个项目均按招投标法规定以招标或比质比价方式确定承包单位,为打造“阳光工程”奠定了基础;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两家监理公司对技改项目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进行监理,企业还成立组织机构对监理公司进行再监理。第三,科学严密组织项目规划设计。本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文设计理念,把乌兰浩特卷烟厂建成环保型、花园式的生产企业”这一指导思想,组织进行了项目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经公开招标,合肥设计院与云南省设计院联合设计的方案中标。组织专家及厂内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讨论,并多次到其他烟厂考察,优化了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方案先后通过了红云集团、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和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厅的评审。

    2009年是易地技改工程实施的关键一年,现在技改工程的时间表已经按集团要求全部部署完毕,按月推进,12月份开始陆续搬迁。

管理文化是发展推动力

    2000年7月,当时的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一行到乌兰浩特卷烟厂考察调研。走进车间,窗明几净,秩序井然,就连装烟支的托盘和装烟丝的周转箱都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领导感叹道:“没有想到你们这个居于偏远地区的小厂生产现场管理得这么好!”

    也是这次考察中,这位领导随机拎起放在制丝车间门口的一个灭火器,当看到贴在上面的标签,标明责任部门、责任人、换粉时间等内容时,领导们对如此严细的管理,深深折服,赞不绝口。

    正是如此精细的管理和由此形成的管理文化赢得了同行的称赞,赢得了行业管理部门的认可,也为2005年与红云集团的重组奠定了基础。

    2007年,根据红云集团“三标一体”工作安排,企业以此为契机,全面抓好贯标工作。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并覆盖全厂所有部门,保证体系科学、有效运行。年底通过北京华夏认证中心现场审核,并注册认证。

    严格内部管理,是提高执行力,落实企业任务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快速高效地适应行业总体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按照切实加强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企业从最基本、最细小的规则和标准入手,以财务管理为龙头,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狠抓管理创新,推进体系建设,优化信息流程,重视节能减排,筑牢安全根基,实现了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2008年征集合理化建议1231条,采纳51条,创经济效益330万元;修旧利废232项,创经济效益183万元。各项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持续提高,也充分体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奉献精神。

    深入开展“百日消防安全无事故”等活动,提高了整体防范能力。应急管理工作,以2008年发生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为鉴,深度思考,以“防范性,前瞻性,可行性”为原则,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制定了现场预案12个,专项预案4个,综合预案1个,提高了企业在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实现了“七个为零”的安全管理目标。

    企业领导始终高度重视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并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各小组活动提供场所、资金、组织培训保障,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集体进行表彰奖励,成为了QC小组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厂级领导经常参加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并亲任QC小组组长,刘凤书厂长一直担任“企业管理创新小组”、“市场营销小组”等多个QC小组组长,并始终坚持开展活动,效果显著,在员工队伍中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

    由于各QC小组的突出贡献,“提质降耗QC小组”在2003、2004年度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QC小组”,2005年“产品开发部QC小组”为企业延续了该项殊荣。这为企业2006年度被评为“全国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厂长刘凤书在2007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质量协会联合评选为“全国QC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

以人为本铸和谐

    曾有人说过,管理50人靠个人魅力,管理200人靠制度维系,管理500人靠文化自律。无论是艰苦创业还是锐意改革,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处境艰难,乌兰浩特卷烟厂最大的资源就是它的企业文化。

     乌兰浩特卷烟厂是在艰苦的环境中诞生的。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乌烟人不等不靠,凭借“峻岭上的青松”的企业精神,解决了企业生存问题;现在,在集团大平台上发展,凭借的是“和谐、创新”的精神,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企业积极践行“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管理理念,努力探索“三让三不让”人才观得以落实的管理方式,坚持“立足当前、着眼发展,提升能力,创新机制,全面提高”的原则,对人力资源进行分类评价,规范管理,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切实把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系统的规划完成关键员工的选、用、育、留,以人力资源的不断增值推动企业的持续成长。

    以持续发展为统领,做好人才储备。随着企业管理水平及设备技术复杂程度的提高,原有技术力量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结合企业易地技改后对人才的需求,有组织、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录用后备人才。同时,向地方劳动派遣机构招收特殊技能人才及劳务人员,制定了《派遣员工管理制度》。人才的储备,使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具备了发展后劲。

    面对实际着眼未来,加强职工培训。为进一步提升企业中坚力量的整体素质,先后选派管理骨干参加清华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等单位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培训达171人次。加大了现有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的针对性培训,在课程设计上求“精”求“专”,有针对性地组织了设备操作、维修培训,基本满足了技改主体设备安装运行所需要的操作和维护技术人员需求。为顺应企业发展需要,举办各种适应性培训班,培训达5800人次。职工队伍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透明管理激发活力,开展竞争上岗。根据岗位需要,本着“压力变动力、动力变能力、能力变成绩”的思想,先后对产品维护组组长、宣传干事等七个岗位开展了竞争上岗,使每个职工切实感受到了钻研技术、业务的重要性,激发了职工积极向上的热情。

    以激励和约束为出发点,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对中层干部进行管理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聘任的重要依据,同时实行诫勉谈话制,对增强中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以员工为主体,拓宽工资增加渠道。为了稳步提高职工收入,按照有利于职工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职工收入,从2005年的年人均3.8万元,提高到现在的4.6万元,年增长6.56%。

    引入现代管理手段,实施信息化管理。建立了包括20多个人力资源信息子集的数据库,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实现了与集团的全面接轨。

    企业在职工教育上舍得投入资金。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积极进行着各种应用性培训,如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等。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职工教育培训投入700余万元。特别是2007年,用于专门培训经费达到200余万元,分三批选送13名中层管理干部,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清华大学经理人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选派4人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青干班学习;选送30多人,参加集团的技术比武等竞技、学习活动。经过培训,职工队伍文化结构和整体素质都有了根本变化。

    做到以人为本,做到这些还不够。更为可贵的是乌兰浩特卷烟厂多年形成了领导和职工亲如一家的良好氛围。

    一次,刘凤书厂长从一个办公室经过,发现新来的一个大学生在看书,却没有办公桌。她马上叫来负责人,说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刚刚到一个新环境工作,连个桌子都没有会是啥心情?

    李凤成家的房子漏雨了,厂领导专门让办公室主任从厂子找些边角料修补;王洪志家的孩子生病,厂领导带头捐款。

    乌兰浩特卷烟厂的建设发展、创优、创效的过程,就是企业优秀文化建设的过程。该厂以 “和谐、创新”为灵魂,以构建“和谐文化”为主线,努力坚持以提高职工素质为中心,激发职工敬业爱岗和奉献意识,不断开展优秀企业文化创建活动。

    2007年,刘凤书厂长提出了“三个不掉队”目标(即“不让一名班子成员掉队,不让一名党员掉队,不让一名职工掉队),把对人的成长关怀融入浓浓的亲情,使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个集体的温暖。刘凤书厂长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在这里充满希望和生机。员工们在这里不仅找到了生存的基点、生活的光点,还找到了生命的亮点。

    文化之力在于无形。“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为社会创造恒久价值”、“品质成就品牌,特色创造市场”、“以为人本,和谐管理”。如今,这一条条凸显集团企业文化精髓的语句,职工们不仅耳熟能详,也将它们体现到了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

在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下,企业快速发展,荣誉接踵而至,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先进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用户满意企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连续六年荣获内蒙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

    经过多年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企业实现了“四个一”的目标:一种氛围——上上下下红云红河人,里里外外大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一种观念——做红云红河人、说红云红河话、办红云红河事的团队观念;一种精神——不畏艰难险阻、拼搏创业的精神;一个形象——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优秀社会责任形象。

(TL)

 


上一篇:承钢技能人才比例居河北省之首   下一篇:天津市信九公司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提高”活动侧记
[收藏] [推荐]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亲稳舆论 |国家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