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农委建设学习型村镇工作记实 |
来源:指导小组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7-04 (阅读次数:
)
|
|
5月25日,铜陵市农委组织铜陵市水稻产区乡镇分管农机工作的乡镇长,冒着大雨在铜陵县东联乡合义村田间召开水稻机插秧现场会。现场演示水稻机插秧的全国种粮大户、该村农民吴新丰深有感触地说:“市农委和农机部门把水稻机插秧技术送到我们农民手中,我学会了这项技术,去年开始用插秧机插秧,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去年以来,铜陵市农委把送技术下乡作为建设学习型村镇工作中的一项具体措施推进,铜陵市建设学习型村镇工作向纵深展开。 铜陵市建设学习型村镇工作于去年1月份正式启动。作为这项工作的牵头单位,铜陵市农委将一县三区的农业主管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形成了大事有人想,具体事务有人抓,上下工作有人联,各块工作有人跑的工作局面。印发了《铜陵市建设学习型村镇实施意见》、《铜陵市2005年建设学习型村镇工作要点》等并组织实施。同时结合实际着重在三个方面先予以突破:建好一个县农广校培训基地,以此为依托开展各级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建立村镇“学习日”和“学习周”制度,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送科技下乡和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活动。 铜陵市农委在建设学习型村镇工作中,始终围绕贴近农民、服务“三农”做文章,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四项活动。一是春耕备耕前举办一期农业实用技术知识讲座,请来铜陵市农业专家为全市各乡镇分管乡镇长和农技站负责人讲授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先后组织农委系统12大类35名专家,分别到铜陵县西联和顺安等乡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接受农民咨询,向农民赠送农业科技图书,发放科技单项资料,现场解决农民在种、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三是组织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工程。铜陵市首批33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已全部到点开展工作。四是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去年,铜陵市承担省下达的培训任务2000人,实际完成2186人。今年,省下达铜陵市培训6000人任务,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铜陵市农委将任务分配给铜陵县和铜陵市郊区。同时,筛选培训基地,以招标的形式,对照标准,严格考核、审查,最后确定8家为阳光工程培训单位;为确保培训质量,所有参训学员人手一套由中央农广校编印的统编教材。 “建设学习型村镇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措施”,这是铜陵市农委领导班子的共识。铜陵市农委以建设经济繁荣、环境整洁、文明法治、生活富裕、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明显提高的现代小康村镇为总体目标,力争到2007年,20%左右村镇达到学习型村镇的要求,到2010年,40%左右的村镇达到学习型村镇的要求。 (YT)
|
上一篇:学习是紧迫任务和长期战略——创建“三型”党组织访谈 下一篇: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
|
[ 收藏]
[ 推荐]
[ 评论(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