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出生开始
当一个新的小生命将要出生时,大家都以兴奋、欢乐的心情来迎接时,你是否想到孩子的教育要从出生开始。
有人会奇怪的问: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什么都不懂哪来的教育,如何教育?其实当孩子一降生,就有了思维,就应该引导、教育。孩子生下来,犹如一张白纸,眼不能见,耳不能闻。但是,由于出生后所受的教育及培养方法不同,既有可能成为一个知识丰富、健康魁梧的人,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平庸无奇、羸弱无力的人。
有不少人谈到现在的小孩难带,爱哭、要抱,这就需要教育。有人会说,小孩太小,不懂事咋教育。其实,当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思维,知道“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你顺着他,他必然得寸进尺。越闹越厉害。我们应当适当的拒绝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千万不要“有求必应”,在无意中培养了孩子的坏习惯,对孩子对家长都是有百害而无一义的。刚出生的婴儿,本身就具备了拥有智慧和强健体魄的无限潜能。然而,随着文明的进步,却因为过于优越的环境,而使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甚至连基本生活的技能都欠缺。
记得有个朋友就说过,他妹妹的孩子特别难带,非常爱哭。全家人被他搅的毫无办法。可是有一次小孩生病,住进了儿童医院。出院后特别好带,完全变了一个人。不睡觉时就自己玩,再也不哭闹了。这就是教育的成果。这是因为在住院时,医生和护士没有精力来满足每个小孩的要求,小孩发现“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在这里没有市场,白费劲,自己就不哭了,时间一长习惯成自然,也就不会无原无故的哭闹了。家长和孩子都成了受益者。
人人都知道小孩应该养成好的习惯,却不知道如何帮助小孩养成好的习惯,其实这很简单,从小作起,从出世作起。给小孩制定一些相关规矩。小孩好习惯将使他受益终身,比如吃饭、睡觉、玩玩具等。好习惯可能有时比你花钱花时间让他学习某些特长还要好的多。
我的女儿小时候曾经与外公外婆生活了一段时期,养成了许多好习惯,使她和我们家长收益非浅。例如:完成功课再玩。小孩都喜欢玩,可她基本上没有让我们太操心。她知道作业没完成是不能玩的,从小她回家第一件事是做作业(不论我们在不在家)。因此,在我们的记忆里从小学到大学,晚上没有超过10点睡觉的。睡足了第二天才有精力听课。而她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中学和大学都是重点学校)。
教育从家庭开始
中国有句古话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养不教,父之过”。这就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实父母(包括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其他长辈)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周围家庭,如果父母一天到晚骂骂咧咧的,他家的小孩肯定也会出口成“脏”的。在十字路口,我们常常会看见家长骑车带孩子闯红灯,可以想象这个小孩单独过马路时,会遵守交通规则吗?记得曾看见报道:A市的一所实验小学,一个小学生上课喧哗,被老师批评。回家立刻向父母告状,并谎言声称被罚。该学生父亲开了BMW车,撞坏该校大门,并要求学校开除该教师。一个好学生,往往家庭的教育更胜学校。想象一下,这个孩子的未来是怎样?这样的父母能带出一个明事理的孩子吗?作为家长的在很多时候责怪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希望你们自己多反思。孩子在学校(在外面)与其他小孩发生冲突或吃亏了你会怎么办?是教育他“吃亏是福”息事宁人,还是“针峰相对”拼个输赢呢?结果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而对孩子的影响会是终身的。总是要压住别人、不愿吃一叮点亏的人,是不会成才的,因为他不会宽容、谁也不愿意和一个总想占你便宜的人走的很近、交真心朋友的。记住“有所得必有所失”是有道理的。
好多家长自认为还是很注意孩子教育的,对孩子管的很严,自己也注意到:不看电视,陪孩子学习,但总感到孩子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成绩。感到迷惑。
你知不知道?其实孩子最不喜欢大人拿自己与别人比较,有的孩子就对父母说:“我就是我,不要拿我与别人比较。”父母一般都把孩子理想化了,不管你承不承认,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期望 。都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是为了在单位同事面前可以抬起头说话,有“我不如你,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强”的想法。
孩子最最不喜欢大人开口就问你考多少分?你考多少名?你在班级里排多少名?因为只有一个第一。只有少数学生可能满足家长的期望。
其实,孩子也感到很委屈,很多孩子并不是因为不用功而成绩上不去。而是感到用了很大的力,不见什么效果。而家长老师看不见过程,只注意了结果。当孩子最希望得到鼓励时,遭到的是批评,就象一盆冷水泼下,失去了方向和信心。只好“破罐子破摔”,混着过日子。换位思考一下,你在单位工作,领导老是批评你做的不好,你会怎么想?你会长期坚持干下去吗?何况是孩子呢?我有个亲戚的孩子就跟我说过:有一次,好不容易数学考了个前几名,本想回家听到表扬的,谁知道却因为语文分不高回家反被骂了一通,感到特别委屈。以后学习就没有动力了,只是老担心哪门功课会考的不好,会挨骂。
学习也是很累的工作,没有自觉性是学不好的,也是不能长久的。你想长期的批评能成为动力吗?进步也应该是循序渐进渐进的。
其实只有鼓励才是动力。这和小孩学走路一样。当你看见小孩摔倒时,作为家长你应该如何做?是大骂一场,还是安慰、鼓励孩子继续。结果会不同的。
学习是要有兴趣,只有孩子自己要学、想学,才有可能学好。一般学习走在前面的孩子都不是由家长管出来的。我的几个朋友孩子也非常出色,他们也说孩子不用管,都很自觉。
其实并非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就能)成才,就有出息。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多数理科好的学生,文科就不太强。而学习好的学生,一般体育都弱。我们不应该要求学习好的学生体育也象运动员一样,这是不可能的,锻炼是会有所提高。但不可能达标。学习也一样,用功可以提高成绩,但不可能永远第一。家长要有这种思想,也应该教育孩子建立这种思想,“山外有山”,否则当孩子没考到第一时,会很失落的。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因此,要想孩子身心健康、成龙成凤,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杜绝或减少家庭精神垃圾的产生。
教育培养孩子成人
成人有时要比成才还重要。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应才施教,十个手指还有长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短处。家长应该注意了解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才能和孩子交朋友。家长应该和自己的孩子交朋友,平等对话:让孩子愿意与你交流,遇到困难向你请教,取得成绩与你分享,才能帮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克服困难,正确选择,成才成人。
古时候就认为小孩应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这里礼是礼貌,乐是音乐,书是写字、数是数学。从顺序上看,把“礼”放在“书”和“数”之钱,说明了“礼”比“书和数”更重要。现在家长都注意孩子的培育,给孩子课外加开了许许多多的课,说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许多家长根本不知道起跑线在哪里,而是在乱指挥。是另一种“拔苗助长”,使现在的孩子过早的失去了童年的欢乐。
小孩学点音乐、体育项目是必须的,孩子应该有业余爱好,应该适当的锻炼身体,否则就成了书呆子。但只是玩玩,不一定非要考级。业余爱好往往可以成为孩子课外的交际工具。否则,在同学集体活动时,你的孩子什么也不会,也会感到失落,他会埋怨你只抓他学习了。
在孩子没有成才之前,谁都不知道孩子的长处到底是什么?在孩子没有成熟之前,谁都不能确定孩子的未来。许多孩子本来不爱学习,自然成绩不突出,但当他长大成人后,突然发奋用功,也会发展的很好。这就是“大器晚成”。
现在各家各户无论条件如何,大都将孩子放在首位,名曰“再穷不能苦了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有些并不合理),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却不知无意中害了孩子。现在有些孩子怕吃苦。学习也是辛苦的,怕吃苦的孩子是学不好的。有的孩子天资很聪明,学习很轻松,但怕吃苦,不愿意去工作,去奋斗,也无法成才成人。
孩子由基因决定的(先天的)一些东西如:高矮、胖瘦、面貌、智商等我们家长是无法根本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孩子的一些习惯爱好来改善。
孩子们应该在喜欢中学习,学习中成才。
结束语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家长应从关爱孩子的愿望出发,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把握好家庭教育的尺度,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唐宋)